5月19日,两位来自北上广眼科界大咖都医院。一位是国内知名小儿眼科专家王乐今教授和著名的眼底病大咖陈松教授。与您对抗各种疑难眼病,长时间有眼疾困扰的朋友们可以提前预约,专家一对一看诊!
致盲眼疾提早检查预防平时我们能看到的眼睛部位,只占眼睛的20%,还有80%我们看不到的,叫做“眼底”。眼底世界神秘又复杂,它有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等关键部位。只有这些地方安然无恙,我们才能顺利地看见这个世界。
可很多人,就是在这我们看不到的“眼底”生病了。“糖网”、“老黄”、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这是人们最容易遇上的三大眼底疾病:
应对眼底疾病、避免眼底病致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最关键的办法。
医生介绍
陈松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首都医科医院首位眼科临床博士后()
?医院首席专家
?南开大学眼科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眼科评委
?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
?中华微循环学会理事兼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全国医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小儿眼病注意预防斜视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矫正斜视的主要方法是斜视手术。成人斜视患者的视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斜视手术主要用于解决外观问题,所以对斜视手术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没有手术禁忌症,一般不受年龄的限制。
儿童斜视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治疗的含义也包括早期手术。
儿童斜视的类型不同,手术时机也不相同。
01
外斜视儿童特别是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最适宜的年龄在3~5岁。
外斜视儿童特别是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最适宜的年龄在3~5岁。此时孩子双眼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并未形成交替性外斜,通过戴镜治疗和辅助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达不到完全矫正眼位的目的。但如斜视度很小(10°),最好暂停手术,观察通过非手术治疗情况如斜视度加大,再手术不迟。如果外斜视是恒常性,其手术时间应在1岁以内。
02
先天性内斜视儿童手术时间一般应在1~2岁,以保证患儿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如其内斜视发生在出生6个月以后,不宜马上手术,可先行戴镜治疗,如眼位完全矫正则不需手术。如配戴6个月以上,仍有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先天麻痹性斜视,特别有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在3岁手术,后天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无效,可考虑手术。
03
斜视合并弱视的患儿
应先治疗弱视,在视力提高后,可考虑手术。但对于重度斜视眼,由于不能很好地注视,所以应先手术矫正斜视,再治疗弱视。对于合并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单眼内、外斜视,手术年龄为12岁以后。
04
眼球震颤
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简称眼震。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医生介绍
王乐今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各种斜视、小儿眼病、遗传性眼病、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视疲劳的诊断与治疗
?医院主任医师;
?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民族医药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美国眼科协会国际会员
?国际斜视协会会员
?中华眼科基础研究与发展学组委员
?中华眼科装备协会委员
多年从事小儿眼科的临床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治疗眼球震颤;将小切口显微手术应用于斜视的矫正手术中,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手术损伤;对先天性白内障进行视功能重建的综合治疗,在特殊类型斜视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馨提醒:?由于专家门诊提供的人数、时间有限,为避免错失与专家“一对一”交流、诊疗的机会。
?咨询/预约-
来源:医院
编辑:陈文平
审稿:陈丽贞
监制:徐立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