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静闻山水为馨
章果果
我们都知道,在金华的游历中,有个静闻和尚与徐霞客同行。虽然在《徐霞客游记》有关金华的段落中,静闻的名字屡次出现,但在金华,他的存在感不强,徐霞客并没有过量笔墨写他。尔后的游历中,静闻的形象愈来愈鲜明,而且,静闻与徐霞客的友谊,实在值得大书一笔。徐霞客万里遐征,静闻是他自始至终的游伴,只是这至终,多少有些悲怆。游历广西期间,静闻病逝,临终欲望埋骨云南鸡足山。徐霞客背着静闻的骨殖,历经千辛万苦,一年以后,终究来到鸡足山,了却静闻遗言。
静闻是江阴迎福寺僧人,禅诵垂二十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之鸡足山,得知徐霞客开始长达4年的壮阔西游,遂与之同行。这一路上,他与徐霞客晓共云关暮共龛,同甘共苦,结下生死情谊。
其中最使人难忘的,是他们俩的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湘江遇劫。徐霞客笔下,静闻戒律甚严,不管是吐痰还是大小解等,都要等到上岸,从不在水中进行。1637年二月,也就是在游金华后的第二年,他们泊于湘江。夜来江岸边有哭泣声,似幼童,又似妇女,哭了1更多还未停止。众船中静悄悄的,都不敢随意询问。二更时,静闻不能抑制怜悯之情,乘涉水登岸小解的机会,上去询问哭泣的人。
谁知,等到静闻回船不久,就有一群盗贼叫喊着冲入船中,火把刀剑密集落下。众人1拥而起,掀起船篷赤身跳入水中逃命。惟有静闻留在船上,舍身向盗贼祈求,保住了佛经和徐霞客的重要书籍、文稿。盗贼又放火烧船,静闻救火时被刺两刀。见火大已不可救,静闻又没入江中,捞取落入水中的船篷作为筏子,赶忙将佛经、书箱,和徐霞客遭火烧后残留的各种物品放入筏中,渡到一艘谷船上。接着,他又回船上取了另两个同船者的衣物书箱,等第三次返回时,船已沉了待再次见到徐霞客,见其寒冷,急忙脱下身上的衣服给他穿上。他又煮了粥分给各个遭难的人吃,最后才轮到自己。
即使这样,静闻还是被一个同船人诟骂,疑心他登陆引来盗贼。为此,徐霞客愤愤不平,不知静闻为彼冒刃、冒寒、冒火、冒水,夺护此箧,以待主者。不感谢他的恩德,反倒辱骂,真是比盗贼还不如!
到广西后,静闻病倒,到南宁已虚弱不堪,不能继续与徐霞客同行。《粤西游日记》中,徐霞客以婉转深情的笔调,记叙了与静闻永诀的沉痛心情。徐霞客把病重的静闻安顿在崇善寺,几近把所有钱都留给他。离开南宁前,念及静闻畏惧窗前裂洞漏进的风,又去梁家寓所带了钱交给静闻,让他找人代为修整。第二天,展转思虑昨日静闻临别之意,已登舟离开南宁的他,又上岸走了10多里路回去,入别静闻。别时一恐无时见,几度临行未成行,依依之情,使人动容。
果真1别永诀。75往后,徐霞客回到南宁,得知静闻已逝,遗言是若死,可以骨往,也就是说,他的遗言是埋骨鸡足山。悲痛之余,徐霞客决意帮静闻完成遗言。可是,寺里和尚为得到静闻的遗物,百般刁难,乃至威逼要杀害徐霞客。徐霞客连续奔走7天,想尽各种办法,终究得以掘取静闻遗骨。满满一瓶,中间夹杂着炭土,他用竹筷逐一拣取,整整中医白癜风的治疗拣了一天《粤西游日记》中,徐霞客记载了这段曲折,精短沉郁的文字,让人深叹两人情意之深。
就这样,徐霞客背着静闻的骨殖和他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从广西到贵州到云南,长途跋涉,历经艰辛,1年后,终究到达鸡足山悉檀寺,在僧侣的帮助下,安葬静闻遗骸,并建了塔。
四载苦旅,山山水水见证了徐霞客和静闻的深厚情谊。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俩有着各自的理想,相同的是,他们的生命之火都为理想而燃烧。霞客静闻,山水为馨,正是对这段深情厚谊的最好赞叹。
来源:作者:章果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