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2、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
3、单眼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4、双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证明戴镜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
5、斜视度很小且经常有变动的间歇性斜视暂缓手术,观察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视度逐渐加大再手术不迟。
6、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治疗。
7、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有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在3岁左右就手术矫正,而后天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则应尽力寻找病因,配合药物治疗,经半年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手术。
8、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防止术后无双眼视控制而变成外斜视或外斜复发。
专家链接施维
医学博士,副教授,医院博士后,我院小儿眼科和神经眼科学科带头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医院博士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眼科及分子遗传学系高级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眼科学组委员。从事眼科科研和临床工作近20年,对神经眼科疾病、儿童眼科疑难病,如小儿斜弱视、视神经发育性疾病、儿童视神经炎、先天性眼部异常,遗传性眼病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在儿童视觉生理方面,对传统弱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采用的个性化网络训练综合疗法,已成功治愈上万名患病儿童。
专家链接郭长锋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我院儿童视觉视功能室负责人
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屈光手术专业,医学硕士,医院执行院长、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临床教授和博士生王勤美教授。从事眼科临床研究工作8年,任徐州医学院眼视光学导师。对小儿眼科、屈光不正、弱视治疗等有深入研究。应邀参加斜弱视国际高峰论坛;已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由I.C.O颁发的全球眼科医师的国际通行证---国际眼科医师执业资格,并参与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眼科医学规范验光》三维仿真动画的制作。
科室链接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是本院的特色诊疗专科,设有小儿专科门诊,小儿专用病房和小儿特别活动室。专科在斜弱视及各种儿童眼病的防治方面具备有国内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力量,特别是疑难病例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科可开展的项目有:普通斜视、复杂性斜视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弱视的综合治疗;各种屈光不正的筛查和治疗;先天性和后天性儿童眼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配备一整套国内外先进完善的儿童视力、视功能、屈光状态、斜弱视及眼前节、眼后节的检查设备,特别是对低龄(0-3岁)幼儿眼发育性疾病早期诊治;在本地区率先开展纤维微切口斜视手术。
关爱眼睛健康, 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眼科研究医院是由徐州医学院联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国家重点专科)在淮海经济区建立的一所大型眼医院。
--
医院 乘车路线:专一线、36路、49路、58路、71路、92路、97路、路、路、路、路、路到徐医附三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