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冀璐医生,健康乐爱心大使,医院眼科医生,研医院大学全国重点专科:眼科学。参加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擅长眼科常见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泪道疾病、青光眼、玻璃体浑浊、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眼病等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斜、弱视,麦粒肿等。
新生儿:刚出生时的正常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对光反应较敏感;1~2周的新生儿在安静、清醒状态下能短暂注视和小幅度跟踪缓慢移动的物体或光点;2~3周能注视颜色鲜艳的物体。
1~2个月:婴儿视线课跟踪物体移动90度,最佳注视距离是20~30厘米。
3~4个月:婴儿可跟踪物随物体移动度,头眼协调较好;已开始按物体不同距离调节焦距。颜色视觉发育已较好,喜欢看颜色鲜艳的物体,不喜欢看颜色暗淡的物体。对某些颜色偏爱,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
5~6个月:婴儿目光课跟随垂直方向移动物体90度,能对近的和远的目标有好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出现手眼协调动作。6个月时双眼能较好的协调运动。
7~9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可较长时间看3~3.5米内的人物活动,已有较好的手眼协调动作。
10~12个月:对细小的物体开始感兴趣,能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视力大约为0.2。
13~18个月:已能区别各种形状的物体,对展示的图片感兴趣,双眼调节功能较好,可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
2岁至2.5岁:部分儿童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0.4左右。
3岁:绝大多数儿童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0.5至0.7左右。
4至5岁: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或“E”字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0.8至1.0左右。
6岁或以上: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或“E”字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1.0。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经过眼的折射后所聚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看远时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弥散环而视物不清。
度以下的近视为轻度近视,-度为中度近视,以上为高度近视。
近视的分类与特点
(1)病理性近视发病年龄早,近视度数高,近视呈进行性发展,视力矫正不良,易发现并发症(视网膜脱落等),遗传因素明显。
(2)生理性近视发病年龄偏晚,一般为中、低度,成年后屈光度可稳定下来步子啊发展,视力矫正可正常,一般不出现并发症,遗传因素不明显。
(3)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近视度低,视力波动,注意用眼卫生后视力可恢复正常,用松弛睫状肌的药物和理疗可使近视消失。
遗传因素:
据统计,如果以视力正常者的孩子患近视的人数为基准,父母之一近视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3.8倍。而且,中高度近视眼的遗传是其的2.6倍;双亲都近视的近视传倾向更明显。
所以,如果父母都是近视眼,就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学习环境和饮食搭配,以尽量延迟孩子患上近视病的年龄。
饮食不当:
1.吃甜食过多,增加近视发病率
因为糖代谢时需要维生素B1参与,食糖越多,维生素B1消耗越多,而维生素B1与视神经的发育和功能密切相关。此外,糖经过代谢可转变为酸,酸与钙结合,造成钙含量减少,而钙也是眼球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2.吃得过精或者偏食、挑食,引发视力减退
加工越精细的食物,营养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损失越严重。偏食、挑食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营养摄入失衡,主要表现为无机盐和维生素摄入不足。科学家发现,青少年近视患者体内,普遍缺乏铬、钙和维生素B1等微量营养素。
3.吃硬质食物过少,导致青少年近视增加
吃硬质食物能促使面部肌肉(尤其是支配眼球的
肌肉)的运动,从而有效地发挥调节眼睛的作用。日本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得出:常吃软食者较喜吃硬食者的视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咀嚼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
用眼不当:
1.读写姿势不正确,用眼距
离过近;时常躺着或坐车看书等;
2.视环境光线不良
课桌椅高矮不合适;
3.长时间凝视电视和电脑、手机。
户外活动不足:
城市生活环境的限制,住房密集,学业负担加重,现在小孩普遍户外活动不足。而青山、绿水、绿色植物、新鲜空气是眼睛的守护神。养成每天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而且可以活化细胞,是最理想的眼睛保养法。但是不要忽视强光对眼睛的损害,所以外出郊游最好戴上起保护作用的遮阳帽和遮阳镜。
足量的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大。其中光照度,而非光谱,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减少近距离用眼
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
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
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
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防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就是对眼球的发育过程做一记录,即定期记录角膜曲率、眼轴、睫状肌麻痹与小瞳验光结果、眼压、身高等指标,连续跟踪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这些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多食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坚果
等可以根据个人营养状况适当增加。用眼过度者尤其
应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蛋黄等维生素A(原)含量
丰富的食物。平时也应保证足够的睡眠。
验配合适的眼镜
不同儿童的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配眼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双眼的眼位(有无内、外隐斜)、调节力、屈光状态(有无屈光参差,有无过高的散光)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给配镜处方的。可能验光同样是度近视的两个儿童,度是准确的屈光检查结果;但其配镜处方却不同,一个孩子需要用度的眼镜而另外一个孩子需要用度的眼镜——这是合适的处方。
配镜处方不但需要“准确”的验光(获得单眼的屈光状态参数),更需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双眼的协调配合状态)等多种视光学检查结果的参考,所以需要到专业的机构检查获得合适的眼镜处方。此外,除了配镜处方外,还要根据孩子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双光镜、周边离焦控制镜等),不同的戴镜方式等以达到最佳近视控制效果。所以,配镜“合适“比”准确“更重要。
角膜塑形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明确的、有效的控制作用,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指针,并且价格相对较贵。有条件的家长应带孩子到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接收检查和验配。同时要注意,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低浓度阿托品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阿托品抑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并非是早期认为的解除睫状肌调节的作用,而是直接拮抗视网膜、脉络膜或巩膜上的特殊受体而发挥作用的,所以托吡卡胺(如双星明、美多丽)等散瞳药物(没有相应的受体拮抗剂)是没有近视控制作用的。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虽然0.01%的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极少,但仍有部分人群有不良反应表现。目前我国市场上还没有现成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但部分医院有自制的,医院眼科咨询。
对宝宝用闪光灯
婴幼儿的视网膜很娇嫩,发育不完整,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过滤有害光线刺激,因而容易受损害。相机的闪光灯是一种强光突发性刺激,拍照时,宝宝来不及闭眼,极易造成黄斑部、视网膜的损害,有损于宝宝的视力。
外出时遮盖住宝宝眼睛
一些妈妈喜欢在宝宝睡眠时或抱着宝宝外出时,用纱巾、毛巾等遮盖住宝宝的眼睛,怕晃着宝宝的眼睛。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婴幼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外界适当的光线、色彩、图形的刺激,使宝宝视力发育所必需的。如果宝宝的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即形成“剥夺性弱视”。
因此,一定不要随意遮盖宝宝的眼睛,而应为宝宝提供一个形状多样、色彩丰富的环境。
担心宝宝害怕,晚上开灯睡觉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宝宝患近视眼的可能性。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时间地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所以,父母要尽量养成宝宝关灯睡觉的习惯。
正面晒太阳
紫外线可杀菌,并能促进钙的吸收,于是妈妈们总喜欢让宝宝多晒太阳。但你知道吗?强烈的紫外线直晒宝宝的眼睛,会导致电光性眼炎等,影响宝宝的视力。
所以,太阳光强时,不妨让宝宝带上遮阳帽,或让宝宝背对着太阳。
让宝宝看电视
电视打开后发出一定量的X射线,是伤害宝宝眼睛的元凶。另外,由于电视画面切换很快,导致宝宝的眼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宝宝眼睛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使宝宝眼睛健康出问题。
洗澡开浴霸
一些妈妈给宝宝洗澡时,怕宝宝着凉感冒,于是习惯于打开浴霸让浴室暖和些,但浴霸的灯光特强,其所含的蓝光会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的细胞氧化,损伤视觉细胞。
天气寒冷时,若给宝宝洗澡,不妨用白纸或白布将浴霸蒙起来,会大大减少浴霸灯光的危害。
过度看书
有些父母认为宝宝的智力开发要趁早,于是把我一切时机让宝宝识字、识图,使宝宝的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眼轴发育过长,形成近视。
对于宝宝的智力开发,可适可而止,尽可能地减少宝宝阅读量,购买图画清晰、鲜明、简洁的图书给宝宝看,看书光线要充足,距离保持在35厘米左右。
过早给宝宝佩戴上眼镜
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远视,为避免情况继续扩大,便及早给宝宝佩戴了眼镜。实际上,在6岁以前,90%以上的宝宝是远视,或者兼有远视散光。这是生理性的远视,是宝宝眼睛正常发育的表现。随着宝宝各方面机能的发育成熟,一般情况下,6~7岁时远视状态就会消失,担心的话,应该去医院眼科正规检查,听医生建议。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