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儿医科普喂宝宝吃药,您可别选错了水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5/5248708.html
前两天,听一个宝妈讲她的“辛酸史”:3岁的娃生病了,每天喂药跟打仗一样,怎么哄就是不吃,简直就是对自己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最后拿出了一瓶娃喜欢喝的饮料,这才勉强把药吃了。

遇到类似问题的家长不在少数

网友们各种“招数”层出不穷

这些“妙招”确实可以让宝宝们成功把药喝进肚里,但这样会不会让药效“打折扣”?会不会让我们千辛万苦喂进肚里的药发挥不了全部作用呢?这也是家长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这样的服药方式会不会影响药效。

能不能用饮料替代白水呢

先来看看它们的自我介绍

我是矿泉水,含有丰富的钙、镁离子,非常喜欢结合四环素类抗生素哦。我可是弱碱性的哦,会增强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引发黄视等中毒症状,还会与酸性中药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质影响药效。大家好,我是茶水,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儿茶酚、茶碱等物质。我虽然能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的吸收和积累,但是会降低钙制剂、酶制剂、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碱类、催眠药、抗结核药等药物的疗效。我是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果酸的果汁,你知道吗,“我”+非甾体抗炎药=加剧胃肠道的刺激,严重者会导致胃粘膜出血甚至胃穿孔;“我”+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增加药物毒性,降低疗效。我有个洋气的英文名Milk,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钙铁离子。但是我不可与抗生素、氨茶碱类药物、抗过敏药、止泻药等药品同服

综合它们的信息

具体有哪些药物不能与其同服呢?

白水服药也有讲究

喝药时选择我们平常习惯喝水的水温就很好,一般比较舒服水温大概在40-50℃,当然有些可能会习惯喝热水或者烫水,这时就要注意啦,有些药物是很怕热的哦!

助消化类

含消化酶的助消化类的药遇热70℃以上即失效,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

活性菌类

含有活性菌类的药物,如乳酶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一般选用低于40℃的温开水或凉水(25℃左右)送服。

维生素

维生素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遇热易分解,不应用热水送服。

挥发性

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中药,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60℃。

细心的家长又问了:“是不是西药也像中药一样,除了水温,喝多少水也会影响药效?”在喝药时一般喝-mL水就可以,水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药物中的药效成分。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少药物是有自己“小个性”的。

01

有些药物需要多喝水,若喝水不足则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服用蛋白酶抑制剂时,需保证一日饮水量在0mL以上,否则容易生成结石。

02

有些药物服用时需要控制饮水,如果喝水太多,药物疗效反而会降低,比如某些治疗胃病的药,喝水太多会破坏其在胃中形成的保护膜。

还有些药物不饮水才能最好的发挥药效。比如服用口崩片后,药物未完全分解前不要喝水。口含片含服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饮水。止咳糖浆服用后至少5分钟内不要喝水。

小贴士

喝药选水有讲究,切莫大意随心换。常温白水最适宜,水量多少看药性。

供稿∣药剂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12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