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留守村落的变迁随县吴山镇

“留守村落”的变迁(随县吴山镇)

张顺

“铁山村”火了,树叶红了,游客多了,农民笑了。但如今红红火火的“铁山村”,却曾是一个冷冷清清的“留守村落”。游客们盛赞的“铁山村”,指的并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由随县吴山镇原来的铁山村、联丰村,合并而成的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山丰村的第七组,由马家湾、新湾、石湾3个小村落组成。去年去时向路边的农民问路,说是去看红叶,农民1脸的惊讶:“树叶有个啥看头儿?”而走到村落里面,许多人家都人去屋空,门上挂着一把锁,有的房屋乃至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了。曾当过多年村干部的老党员朱常明说,这个组几个湾本来有20户人家,因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都是些老人,有的乃至全家都搬到山外了。村落人少的时候,只有7八户人家有人,其他的都关门闭户了。这是中国农村许许多多“留守村落”中的一个,但荣幸的是,“铁山村”的生态价值被发现,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可喜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疗变化。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发现了这山中的“桃花源”,从而引发了“到铁山看红叶”的观光潮。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而,一个“发现”便引来游人如潮,更引发村民身在宝山才识宝的喜悦和反思。朱常明老人欣喜地告知,今年来的游客更多了,村里许多人回来了,有的将多年准备放弃的危房重建成了“农家乐”,有的利用现有的条件为游客提供餐饮,自家种植的香菇木耳、萝卜白菜也成了游客竞相购买带回家的“绿色食品”。一个沉寂了多年的“留守村落”,由于生态资源的被发现而热烈起来,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一环,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态文明迅速转换为物质文明。“现在常住的人家已有10三四户了,明年还有更多的人会回来。有游客的季节弄餐饮接待,平时弄种植养殖,不比在外打工挣的少,谁不愿意在家里干?”朱常明老人兴奋地说,村里的人更注意保护树木了,更注意环境卫生了,村邻的关系更好了。之前,“只扫门前雪”就可以了,现在可不行,人家游客来是看美景的,山林美,你一家美,另几家不美,就会影响人家游客的心情,人家就不愿意来了。秋去冬来,游客渐少,但这个游客们盛赞的“铁山村”却热烈不减,在朱常明老人的带领下,大家又齐心协力地修起道路,平整起场地。朱常明说:“虽然说我早已不担负村干部了,但我还是一个老党员,有爱惜保护好这里的好山好水,造福乡里乡亲,造福子子孙孙。”这位老党员的话,又为这个曾的“留守村落”,在生态和物质文明当中,注入了更宝贵的精神文明内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