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度的近视,还没恋爱,不敢找一个跟我同样有近视的人,怕遗传给下一代!“
“我和老公都有近视,度数还有点儿高,最近准备要小孩,可还是担心会把近视遗传给孩子。”
--来自高度近视者的心声
不止是很多给我们留言的朋友,小编身边也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担忧:
害怕自己和另一半的近视会遗传给下一代!
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我们特地咨询了开原润视眼科专家,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高度近视真的会遗传?
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若只是一对中的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如果男性是高度近视的话,他在和度以上者的女性结婚,那么生下来的孩子,患近视眼的概率会达到90%以上。
如果是和有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结婚的话,生下来的孩子患有近视的概率就不高。
所以,近视是有一定的遗传概率的,但是,并不是完全遗传。
高度近视眼其实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度近视眼其实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不让自己的隐形基因激发出来的话,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就保护自己的眼睛,为了预防孩子近视。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
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吗?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度近视,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高度近视,另一方是基因携带者,即无近视表现,则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几率是50%;
如果父母双方都无高度近视的表现,只是基因携带者,那么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几率会降低到25%。
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但近视的发生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学者们都认为,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即病人有多个致病基因,但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现象。
环境因素包括:照明不佳、不良的阅读和工作习惯,如长时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眼的调节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收缩状态,进而调节能力减弱,发生近视。
但同样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发生近视,而某些近视患者也并非做近距离工作,有些甚至很少阅读书报。可见,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健康的用眼环境
每天呆在户外2小时,即使不运动,都能很好的达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即使在很小的年龄,比如从出生,3个月或者6岁以前,户外运动对于预防近视仍然有效。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并不一定要连续2小时,间断呆在户外2小时,控制近视的效果更佳,对于学业重的小孩,可以在课间,上学放学等时间段参加户外活动。
2.选择科学有效控制近视的方式
对已经近视的孩子,除了用眼指导,还可以通过角膜塑形镜等方法控制其近视的进展。
医院眼科专家王俊财院长介绍,角膜塑形镜缓近视发展效率达50%-90%,远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让孩子在睡梦中就能轻松矫治近视。
专家简介
王俊财,开原润视眼科业务院长,年毕业于医院专业,同年就医院,曾师于著名眼科专家关家秀教授(原中国医科大学眼科主任),于年赴日本东京国立医科齿科大学深造学习,从事视网膜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三年后回国加入润视眼科医疗团队,工作至今。
专家提醒
无论是验配框架眼镜还是角膜塑形镜,医院医院进行,进行科学的医学验光,确保验配的眼睛度数准确,舒适清晰,真正达到有效矫正近视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