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一种视力异常现象,是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的一种眼病,如果宝宝的眼球经检查一切正常,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却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即使戴矫正镜后仍不能达到应有的正常视力时,可确诊为“弱视”。患儿可能一只眼弱视,也可能两眼都弱视。现行儿童弱视标准如下图所示:
很多家长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却忽视了更为严重的儿童弱视问题。其实弱视的危害要大于近视,近视儿童通常配戴眼镜矫正后,视力可达到正常水平,但儿童弱视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视力永久低下甚至失明。此外,弱视还严重危害着儿童的高级视功能——立体视觉的完善。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大脑就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对于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方位和远近。
除此之外,弱视对孩子的深层影响更令人担忧。如弱视让孩子大脑无法获得清晰的影像,大脑皮层为了辨别不清晰的影像,始终超负荷工作,孩子的智力会随着大脑皮层的过度劳损而下降;弱视孩子在升学时也面临着如航空、军警、测绘等80多个专业的报考限制;就业时也不能从事驾驶、参军或测绘等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儿童弱视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如何及早发现这个影响孩子一生的“敌人”儿童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但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孩子视物时,需要家长要多加观察。看远看近都吃力,喜欢凑近视物;走路时,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容易摔跤;写字常出现重叠、不整齐、不成行等现象;光线不好时看东西更困难;对物体大小、明暗、形态的辨别迟疑;散开能力减弱,正常者可以一目十行,弱视孩子看书的速度比正常孩子要慢很多;如果发现这些迹象,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机构做视力检查。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检查孩子的视力有无出现异常:
1、视力表检查法
父母可让孩子识别标准视力表。检查时让孩子站在5米远处,同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要让孩子双眼同时看,避免单眼弱视被漏检(此方法适用于年龄不低于4岁的孩子)。经反复检查后,若发现孩子单眼视力低于0.8,需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机构进一步检查。
2、 寻找孩子患弱视的苗头,父母还可参照以下一些简单方法: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观察孩子看电视、看书时,是否喜欢凑得很近;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或低头看;观察孩子能否稳定地注视事物,若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他把握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3、遮盖试验法
还可通过遮盖试验,来大致了解孩子的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孩子的一只眼睛,让其单眼注视物体,若孩子表现很安静,但遮盖另一只眼时,却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的眼视力可能很差,应尽早到专业眼科机构检查。
战胜弱视,要做到“三早”说到弱视的治疗,不得不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上小学时,同学小玲的左眼看东西总是比较模糊,虽然在每学期的例行体检中医生都提醒她做进一步检查,但却没有引起她及其家长的重视。直到上大学,视力愈加模糊,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弱视,但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治愈的可能基本为零,而且还引发为比较严重的白内障。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疗时机非常重要。治疗弱视必须抓早抓小,这是因为弱视绝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的婴、幼、儿童,而治疗弱视的效果又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治疗效果就越不理想。所以,弱视的治疗关键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然而一些的家长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年龄大了,视力自然就会正常”或者“等孩子年龄大了再治疗弱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6岁是小儿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只要早发现、坚持治疗,大部分患儿都能治愈。但是,如果超过6岁,视觉发育敏感期过了,尤其是12岁以后,视觉发育基本成熟,再想纠正就很难了。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孩子将会造成终身视力低下。因此,儿童患上弱视,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纠正。
健康改变生活,视力改变命运------维视力是中国眼保健康复行业的领导品牌,致力于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17年,累计让多万名青少年、儿童成功摘掉眼镜。维视力“六位一体疗法”,获国际GIA绿色认证;国家发明专利眼膏,获得第十届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大奖。维视力秉承中华医学“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秉受于脾胃”,“上贯于目,目得血而视”之理论,运用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疗法”,经过疏通经络、纯手法穴位按摩、物理训练、护眼产品辅助等方式对眼睛进行综合保养。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眼周新陈代谢、增加眼部供养,全面调理眼部组织,进而恢复眼睛正常生理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视力问题。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