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暑假如何带孩子看眼科

健广导读

暑期正式拉开帷幕,医院都迎来了眼科就诊大高峰,四个字——人山人海。

但这也恰恰说明家长们对于孩子视力保护的意识大大提高了呢。

小编也特拟一份就诊、配镜小攻略,各位爸爸妈妈请务必收好:

1.尽量不要在暑假刚开始、快结束这两个时间段就诊。这时候最!忙!

2.尽量在每周三之后就诊。特别是周一、周二这两天超!忙!

3.可以选择在网上预约挂号,免去排队挂号的烦恼;

4.如果已经近视并影响到学习,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认真佩戴眼镜;

5.小朋友配镜不用太高档,镜架的选择以牢固为主、镜片耐磨;

6.9周岁以上的小朋友近视度数发展较快、度数不是很深,可以选择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有效控制;

7.不要相信逆转真性近视的治疗方式或仪器!

8.多一份理解,多一点耐心~医院看眼睛,拼的不仅是体力啊!

小编功力太浅,咱们还是听听专家的:)

7.16上午10点,山西健康之声广播《专家门诊》节目,主持人吴鑫为您邀请眼科专家做客节目,和您聊聊孩子的用眼卫生问题,欢迎收听。

不好的用眼习惯:

(1)连续读写时间过长:有很多学生在得到一本喜爱的书后,往往捧着书不放,总想一口气看完,联系几小时不休息。目前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重,尤其在一些重要考试前夕,除白天上学外,晚上还要联系学习几个小时,连星期天都在不停的看书写字中度过。这样过长时间地联系近距离用眼,致使眼睛始终处于高度调节状态,很容易发生近视眼,同时也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2)用眼距离过近:青少年眼的调节力强,近点距离近,眼镜离书本即使很近,也能看清。眼睛的这种生理特点,可促使他们养成过近距离用眼的不良习惯,在读书时往往不知不觉使头部靠近书本。许多学生的读书姿势也不端正,经常扭着身子,歪着头,不仅距离近,而且眼与读写的视线角度也不正:有的身子坐正了,但写字时本子放得不正,斜着写字:有的在握笔杆时距笔尖过近,或笔杆与本子的角度不对,手部分遮挡了视线,这样都会使眼过度调节,促使近视形成。

(3)用眼环境不良:躺着看书、在晃动的车厢里或走路时看书、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这些习惯都使得眼睛处于不良的环境下,为看清字须过度调节,容易诱发近视。

(4)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方式不当:随着电视机、电脑的家庭普及,以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开放,“电视性近视”、“电脑性眼病”应运而生。观看电视时间过长,有了喜欢看的节目,往往会连续看2~3小时之久;观看距离过近,或者电视机位置过高或过低;电视机屏幕光影闪烁、忽明忽暗,再加上与室内光线反差太大,这些因素都会使眼睛疲劳,促使近视眼发生。目前有更多的学生迷恋于电脑,上网聊天或网络游戏,长时间玩电脑比看电视更容易使眼睛疲劳,因为电脑屏幕距眼睛近,加上画面闪烁,眼睛需要高度调节,经常长时间观看,很容易患上近视眼。

别说你这些都知道!

你监督孩子做好了吗?

适合散瞳的情况:

(1)15岁以下小孩,由于其眼调节作用很强,而且年龄越小调节越强,如果不将调节麻痹,验光结果误差极大,所以必须散瞳。

(2)16-30岁的近视,16-40岁的远视,第一次验光都需要散瞳。第二次及以后配镜时,可根据情况散瞳或不散瞳。

(3)对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度数比较高的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散瞳验光比较准确,如不散瞳误差比较大。

(4)某些诊断性验光,眼底及屈光闻质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验光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时,需散瞳验光。

(5)对小瞳孔验光后,视力矫正不好或者有屈光间质混浊,应进行散瞳验光。

(6)青少年视力减退或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应当散瞳验光。

散瞳后需注意:

1)涂到眼外皮肤上的眼膏要擦试干净。

(2)由于阿托品可使瞳孔散大,患者自觉畏光、视近困难均属正常现象。

(3)散瞳期间应避免强光刺激,尤其避免强的太阳光刺激,户外应戴遮沿帽或太阳镜。

(4)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对小儿要注意看护以免碰伤。

(5)由于散瞳是为了放松睫状肌的调节,故散瞳期间不要近距离用眼,例如看书、看电视及使用电脑。

(6)极少数患儿散瞳后如出现明显的颜面潮红、口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便秘、幻视、痉挛、兴奋、眼睑水肿等症状考虑为阿托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或咨询合肥普瑞眼科医生。

(7)散瞳停药后,大约三周瞳孔才能恢复正常,但因个体差异,瞳孔恢复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均属正常。

专家介绍

闫实硕士医院眼科

荣获第十四届山西医科大学“育人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荣获山西省本科院校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获山西省科普能手称号。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