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提醒孩子,不要太常看电视以免近视。不过,最近有眼科医师发文指出,看电视容易引发近视其实是个大误会,引起热议。虽然国内近视高发,从小大家已经被灌输许多护眼常识,没想到竟然也有许多误解。
误解1.孩子看电视容易近视
澄清:写作业距离近,更伤眼?
看近物时,睫状肌会收缩以调整水晶体,使影像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后天的近视,则是因长时间看近,使得睫状肌收缩过度而痉孪、失去弹性,使原本的调节功能减退。
而看电视通常距离两公尺以上,其实属于中距离的用跟活动,且相较玩玩具、写作业、阅读,反而是在家中少数不需近距离用眼的活动。
不少高度近视的孩子其实是因为长时间阅读、写作业等近距离用眼导致。
至于电视机屏幕的强光只要是3C产品,包括平板显示器、电视、LED霓虹灯、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屏幕等,一定都会散发出蓝光。这种光属波长短、能量高的可见光,进入眼睛后由水晶体加以吸收,长期会造成蛋白质变性,使水晶体变得混浊,也就是早发型白内障。也可能穿过眼角膜及水晶体直达黄斑部与视网膜,造成黄斑部病变,影响视力。
一般来说,间距越小,眼睛就得越靠近屏幕,而屏幕所发出的蓝光进入眼内的比例也越高。现今电视屏幕尺寸越做越大,看电视的距离也较远,除非看三、四小时都不休息,否则对眼睛的伤害其实也不如想象来得大。
误解2.电视屏幕越大,距离要越远,才不会近视澄清:保持2~3米以上,就够了。
近年不少厂商推出大尺寸电视,很多家长也担心,是否得随着增加孩子看电视的距离。其实影响近视最重要的还是眼睛与目标物的绝对距离。
早期建议看电视安全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6倍,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学理上根据。
不过当电视屏幕太大,距离却不够远时,仍会影响到观者的舒适度。因为眼睛为了看尽完整影像,得不断转换视角,而引起头晕、眼睛酸涩等疲劳感。因此,考虑视角、光线强度等因素,看电视尽可能在2米以上。若屏幕大于50寸以上,距离最好超过3米。
误解3.多做眼球操,变换焦距,可以预防近视。澄清:眼球操只能消除疲劳,不能预防近视。
有些家长会教孩子多做转动眼球或看远、看近交替的眼球操预防近视,眼科医师也直言效果不大。
靠着眼球转动、斗鸡眼等,目的多半是消除眼睛的疲劳,但无法减缓或矫正近视。例如斗鸡眼,训练的是内直肌和睫状肌,眼科通常用来矫正儿童外斜视问题,但一般人做,只是转换睫状肌的松紧度。至于眼球转动,也是用来舒展眼球附近较少用到的肌肉,重点一样是消除疲劳。
其实要预防近视最有效且实际的做法,还是鼓励孩子多从事户外活动,让眼睛有一段够长的时间看远、放松睫状肌。
皮肤病医院白癜风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