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弱视儿童数量已经高达万,弱视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视觉发育相关疾病,是儿童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普通人群中弱视发生率大致为2-4%。但是说到弱视,大部分家长却很茫然,实际上如果孩子在视觉发育期,眼部在无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标准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就是出现弱视问题,弱视有一定的遗传性,比如父母患屈光参差性弱视,小孩有可能会遗传同种类型。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出生后到3岁,敏感期为3-6岁,弱视发生于儿童早期,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视力有望恢复正常。
家长如何尽早发现小朋友弱视问题?
弱视影响孩子一生,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尽早地发现自家宝宝是否有弱视问题呢?医院眼科李娜医生提醒家长,弱视多见为单眼,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厌恶实验”来发现问题。用障碍物交替遮盖孩子的双眼,当盖住一只眼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和反感,就提示着孩子两只眼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清楚的,可能存在着弱视,需要高度重视。家长们要尽早教会孩子辨认视力表,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由于年龄较小,不能够准确地表达看不清楚的感受,导致家长发现孩子视力问题的难度较大。因此,家长需要给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这是早期发现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最重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学龄前儿童应该多长时间做一次视力检查?
理想状态下,宝宝在6医院进行屈光筛查。如果宝宝屈光状态正常,可以每隔6~12个月做定期检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警惕因为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可能发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所以应该在出生后按要求及时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并定期追踪。在出生后6个月时进行屈光筛查。3岁左右,小朋友要跟着爸爸妈妈学会辨认视力表,每6~12个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家长要把孩子每次的视力和验光结果保存好,根据时间建立孩子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这对于及早发现近视、弱视等眼病尤为重要。
家长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正常情况下2-3岁视力可达到0.4左右,3-4岁视力可达0.5-0.7,4-5岁视力可达0.8-1.0,6岁或以上视力则可达1.0。医院眼科李娜医生指出,家长可以简单记忆为:正常视力大约为年龄乘以0.2,如果孩子验光的结果低于此标准,则建议到眼科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
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来保护视力?
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