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如何高效和眼科医生沟通

北京荨麻疹中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22/8977704.html

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总共约有.7万人,医生大概有万人。也就是差不多1个医生对应个左右的病人。

图片来源:《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乍看之下,这个医疗资源貌似并不算太差,但是,这万医生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刚注册的新手医师,不具备独立诊治疾病能力。其次,绝大部分医生都是专科医生,不能跨科室治疗。比如一个牙科医生不能给一个耳鼻喉科的病人看病。最后,水平越高的医生,数量越少。所以,真实的医患比例远远小于前面的1:,这医院都是人山人海,好的专家都是一号难求的。

有朋友和我打趣道,去医院看个专家医生和节假日去迪斯尼乐园玩“飞跃地平线”的体验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排队3小时,体验5分钟”。

杨医生个人觉得,由于现阶段的国情及医疗大环境,医患沟通时间少这一客观事实的确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改善。那作为病人,怎么能在非常有限的看病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就诊效率呢?杨医生之前一个小病患家长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她说:“我能和医生沟通的更高效,给医生提供的有用信息越多,医生也能够更好的给我孩子诊治。”

所以,作为眼科医生的我,今天和大家简单说下,怎么高效的和眼科医生沟通。

1.准备工作:如果你已经在其他地方看过病,并有病历和检查报告,请务必把这些报告整理好。我见过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每次近视相关检查报告按照时间顺序装订好,会把病历本上每次和眼科相关的那页折好,方便医生翻阅。这些细微的提前准备工作可以为医生省下整理和翻阅病历的时间,变相的增加了和你的沟通和看诊时间。而相反的,很多人喜欢把各种无关的其他科室的检查报告、收据发票、挂号凭据、纸币、身份证甚至宾馆房卡(我也不知道为何会有房卡这种奇怪的东西)一股脑塞进病历本里,每次医生打开病历要先花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时间,把这些不该出现的东西挑出来,再慢慢看病历,这就严重耽误了就诊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从患者手里接到的病历,打开后都是这样混乱的惨状。。。

2.由于眼科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每个门诊诊室都会配备一台裂隙灯显微镜。而针对绝大部分眼科疾病,眼科医生都是要通过这台特殊仪器去检查。所以,进入诊室后最好尽快落座在裂隙灯显微镜前的凳子上,而不是站到医生边上。

杨医生诊室的裂隙灯显微镜

很多病人可能会觉得:“我离医生近点,医生也能听我说话更清楚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只要不是特别嘈杂的环境,在诊室里正常距离的沟通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听力障碍的人,是不能进医学院的。。。而如果你一进诊室,就和医生凑得很近,会引起医生本能的抵触和警觉(具体为什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此时你在和他说病情的时候,他脑子里可能在想怎么避开你的唾沫星子或者怎么委婉的劝你站远点、乖乖的坐到裂隙灯显微镜前面去。那这时的沟通,很有可能就是无效沟通。

3.尽量准确具体的描述自己的症状。我们在门诊最怕病人说:“医生我的眼睛不舒服。。。”这和你问别人晚上吃啥,他说“随便”性质差不多。“不舒服”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视物不清、眼干、眼痛、眼痒都可以称为“不舒服”,所以这三个字给医生带来的有用信息几乎为零。

这里杨医生给大家举例几个对我们眼科医生比较有用的症状描述方式,供大家做参考。

眼痛:可分为刺痛、胀痛、酸痛、压痛等;在疼痛的同时还需注意是否伴有分泌物、眼泪的增多,是否有怕光、头晕头痛的症状。

眼睛痒:单眼痒还是双眼同时痒,是一天到晚都痒,还是特定的时间或者在特定的环境或接触特别的东西痒。

视物模糊:是看远模糊还是看近模糊,是单眼模糊还是双眼模糊,是否有看东西变形、是否有眼前黑影遮挡。

.。。。。。。。。。。。

想象下,面对医生你能顺利的说出:“左眼痛3天,特别怕光,眼睛红,经常流泪。。。”这样精准的症状描述,相信医生在快速做出诊断及治疗的同时,心里也在默默给你点赞:这位病人,真是虎一样的队友!

4.自己既往做过青光眼、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落复位术、近视激光手术等治疗的,即使你自己觉得可能和现在的疾病没有关系,也要第一时间告诉医生。同样,家族里有青光眼、高度近视、夜盲症、圆锥角膜等有遗传可能的疾病也要告知医生。当然,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己对某些食物、药物过敏的,必须告知。一般我们医生在看门诊时都会询问过敏史,但是在工作特别繁忙的时候,很难保证不会遗漏。所以,自己第一时间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5.医院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看病。但有些人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心理,自己在看病的同时还喜欢考问医生。记得前些日子有个女患者,明确表示:“我从小视力都是1.5,从来没戴过眼镜。”但是,当我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时候,明显看到她的双眼有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痕迹。。。于是我再次询问,这位女士才说了实话:“没错,我是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我故意不告诉你,看你能不能自己看出来。。。。”还有一次,一个爸爸带着女儿来我门诊,我问:“你女儿眼睛怎么不好?”孩子爸爸说:“你不是医生么?我女儿眼睛怎么不好你自己不会看?还要我说?”面对这样的病人,脾气好的医生能在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腾的情况下还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换成一些暴脾气的老专家,可能就直接开怼了。

中医有“望、闻、问、切”的看诊说法,同样适用于西医。为何兽医经常吐槽行医比“人医”难,就是因为动物没有办法和兽医沟通表达自己的不适。由此可见,病人对自己主观症状的正确描述,在医患沟通中有多重要。

所以,杨医生想说,不要企图通过瞒报病情、故意说错主诉来考验医生。第一,非专业人很难准确评价一个专业人士的业务水平;第二,即使你对眼前的医生不信任,可以就诊结束以后换一医院,听听不同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第三,千万不要为了考察医生的水平而隐瞒病史,这样一旦误导了医生造成误诊,最后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6.针对一些需要长期随访多次就医的眼病,如青光眼、眼底视网膜黄斑变性、葡萄膜炎、弱视等,也建议自己在业余时间看些相关的专业科普或者书籍。随着你对自己眼病相关知识的不断增加,你每次和医生沟通的效率也会越高,甚至在某些时候,还可以给医生灵感,协助他一起完成疾病的诊治。因为医生每天要面对无数病人,很难记住具体病人的具体信息。而如果病人自己能够从专业的角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1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