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为“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正值“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阴阳转化的关键时期。中医认为“冬至一阳升”,从这一天起,天地阳气开始生发渐强,人体自身的阳气也生发渐长。选择在这个时节进行穴位贴敷,将人体阴阳变化与气候特点有机结合,能有效减少冬季常见病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会对夏季“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增强和巩固作用。是中医“天人合一”、“预防为主”的完美呈现。
在此次抗疫阶段性胜利中,中医药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当前,疫情尚未结束,最佳的扶正气、强免疫、祛寒湿的“三九贴”,对于预防流感和疫病其作用不可小觑!
一九: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年12月30日-年1月7日
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
贴敷治疗3年一疗程,包括“三九贴”及“三伏贴”总共6次贴敷。
三九贴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每到秋冬季节反复发作或加重者。
2、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胃痛、胃胀、腹泻、稀便属脾胃虚寒型。
3、免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4、小儿疾病:小儿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反复发作者。
5、妇科疾病:经常痛经、经期不规律、经色量质异常、不孕属下焦虚寒者。
6、风湿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退行性病变、颈肩腰腿疼痛每到秋冬季节或天气变化容易复发或加重者。
三九贴禁忌人群①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
②严重过敏、瘢痕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③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咳嗽、哮喘发作期等)患者;
④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及孕妇。
贴敷后温馨提示
贴敷后局部皮肤或有轻度瘙痒灼热疼痛感,或起水泡,此为正常药效反应,揭去药贴后会自动消失。水泡严重者可涂“湿润膏”等外敷药即可。皮肤偶有色素沉着,过季即可消失。若皮肤无反应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药物贴敷时间。贴敷期间不宜吸烟、饮酒,不宜食用生冷、辛辣、海鲜及油腻食品。不宜吹空调、洗冷水澡。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大量出汗影响药物粘度。贴敷地址及联系方式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