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褚仁远渐进多焦点眼镜对儿童近视有害,近视

博大治青春痘 http://www.bawowz.com/yfyl/6526.html

(一)

褚仁远教授:近视眼的防控是国家安全问题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近视的防控是当下最重要的时代责任之一。为此,我们特邀请复旦大医院的褚仁远教授,就近视的防控及医学验光的实施为我们作详细阐述,以飨读者。

  褚仁远教授,复旦大医院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是我国角膜接触镜和屈光手术的开拓者之一,重点   近视眼的防控不仅是名声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近视眼防控,时代责任很重,为此,第五届眼视光教育论坛暨第四届中华近视防控高峰论坛新创三阶:(1)会议讨论的是防控类实用性的知识,并且有一定的科学依据;(2)医学转化的项目是经过医学理论验证后转化而来;(3)会议的参与者不仅有眼科医师,还有教育部门、验光配镜部门、社会部门等,这些人的共同参与,才能推动我国近视眼的防控工作。并设立奖项,鼓励大家创新,对近视眼的防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学验光如何实施

  

医学验光与普通验光存有异同之处,医学验光是儿童在调节麻痹下进行屈光度的检测,验光度数不同于配镜度数。因为人类是双眼视力,每个人眼位不同、调节不同,所以医学验光的条件需要根据主导眼的眼位调节。如外隐斜的近视要足矫,内隐斜的近视需要低矫;根据调节,调节强的近视要低矫,调节弱的近视要足矫;儿童散光多为顺规散光,顺规要低矫,老年人散光多为逆规散光,需要足矫。这样的验光即为医学验光。

医源性近视的发病机制

  医源性近视是指明显和生理发育超过规范的验光,其发病原因如下:(1)不进行调节性麻痹验光;(2)渐进多焦点眼镜是为老人设计的,而不是治疗儿童近视的,同时美国研究发现渐进多焦点眼镜对儿童近视是有害的;(3)儿童眼球发育是逐渐长大的过程,如果眼球增长不呈比例,儿童多为生理性远视眼,大于2.0D才认为是远视眼,所以生理性的远视眼是不需要配镜治疗的;(4)散光分远视和近视散光,散光是可以转化的,远视散光可以转化为近视散光。

近视的防控要注意寻找新的方法

  近视眼防控非常复杂,近视的发病基因遗传问题还没有研究透彻,其理论也很难让人参透,当下而言,尚无办法消除近视。现在总结出来近视眼主要是调节能力的滞后,增加户外活动、儿童坐姿正确、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减少数码产品的应用、注意远望及远近调节对近视的防控十分重要的。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二)儿童近视进展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

梁远波

编者按近视是亚洲地区影响儿童视觉的最常见因素,虽然有大量的研究,但对近视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有报道称父母生育年龄的增加是一个近视进展的可能危险因素,这与全球日益增加近视趋势相一致。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大陆已经超过30年了,晚婚晚育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城市地区。梁远波教授及团队调查了北京市区学生屈光不正进展和父母亲生育年龄的关系,发现母亲的生育年龄越大,子女近视进展可能越快。   梁远波,任职于温州医医院,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市区学生的屈光不正进展与母亲生育年龄的关系

  目的:调查北京市区学生的屈光不正进展与母亲生育年龄的关系。

  方法:北京近视进展研究是一项为期三年的队列调查。对学生初始视力和随访视力做散瞳验光检查,以及其父母视力做非散瞳验光。学生的屈光变化由随访后右眼散瞳等效球镜(SE)减去基线屈光度获得。

  结果:在最后的随访中,有名学生完成3年随访,名学生(93.8%)有完整的屈光度数据,以及完整的父母生育年龄数据登记。父亲和母亲的平均年龄从29.4岁和27.5岁(-年)增加到32.6岁和29.2岁(-年)。多变量分析结果,年龄小的学生(β=0.08屈光度,P<0.),初始高屈光度(β=0.02屈光度,P=0.01),和母亲生育年龄高(β=-0.18屈光度,P=0.01),有更多屈光度的变化。根据父母生育年龄分为4组,母亲的生育年龄大的儿童屈光度改变多(趋势检验,P=0.04),然而,近视屈光度的变化和父亲年龄之间没有显着的关联。

  结论:在这个队列中,母亲生育年龄较大的儿童有更明显的近视屈光度的进展。这种新的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可能部分解释了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近视进展问题。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眼镜行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10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