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诊断依据

艾格眼科专家提醒,孩子宅家痴玩电子产品,

“停课不停学”,上网课成了孩子们目前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加之,现在孩子宅在家,玩游戏、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以往要长,眼睛难免会“出事儿”。近日,艾格眼科汉口院就接诊了一对姐弟俩,宅家玩电子产品太久,引发眼睛出现斜视!

家人忙于工作,忽略孩子治疗

原来,姐弟俩是“留守儿童”,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块。老人不懂,所以姐姐朵朵(化名)眼睛出现了问题,一直没被发现。直到去年,妈妈发现朵朵的眼睛经常眨呀眨,怀疑她近视了,就立刻带她去眼镜店配眼镜。

后来,经过检查,朵朵近视度数并不高,但眼睛好像有些斜视。当时,眼镜店工作医院做全面眼检查。但是妈妈并没有放在心上,一直忙于工作,医院做相关检查和治疗。

宅家玩手机,姐弟俩同患斜视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学校延迟开学。出外玩又担心人多不安全,所以每天只能宅在家里,疫情的这几个月,朵朵除了上网课,就是宅在家玩手机,每天手机使用时间长达10多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手机几乎不离手。

一周前,爸爸突然发现朵朵的左眼向外偏斜得越来越厉害,还经常歪头看东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带医院。通过详细的检查,朵朵看东西已经出现了重影,确诊为共同性外斜视。

同样每天宅家玩手机的弟弟乐乐,爸爸也发现他左眼也有点往外瞟,担心眼睛是否也出现了问题。通过医生检查,弟弟乐乐同样也确诊为共同性外斜视。艾格眼科汉口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彭毅医生,建议姐弟俩需尽快手术治疗。

手术很顺利,姐弟改“斜”归正

6月20日,彭毅医生为朵朵和乐乐姐弟俩成功实施了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二天,姐姐朵朵的眼位不仅得到了矫正,看东西重影的情况也消失了。弟弟乐乐的眼位也同样恢复了正常。

姐弟俩、爸爸和彭医生高兴地合影

彭毅医生介绍,姐姐朵朵是因低度近视没有配戴眼镜,并且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过度用眼,引起了近视调节力下降导致的共同性外斜视。弟弟乐乐也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诱发了斜视。

这样的情况在成人“手机一族”发生较多。但在疫情期间,孩子们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上网课、玩游戏,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眼睛调节与集合功能,进而导致斜视出现。近期,门诊已经收治了很多例这样的病人。

斜视有遗传,需早发现、治疗

兄妹俩怎么会都得斜视?彭毅医生介绍,姐弟的基因相似度很高,疾病的致病遗传基因也会是很相同的。斜视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的,还有部分是后天因屈光不正(近视、散光、远视)、外伤,还有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和环境因素等等。

斜视患儿的表现有些在出生后半岁前甚至出生后就发病了,有些则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到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行为,是否看东西歪头、眯眼,甚至情绪不佳等。

斜视一旦错过治疗,不仅仅是面容外观的问题,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可逆的视功能伤害,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和生活。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斜视最佳治疗时间是3-6岁。

网课进行时,须科学防护眼睛

“孩子们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网课。目前随着疫情的稳定,武汉市高三、初三的学生们都已经复学,9月份小学生们也会陆续开学。7、8月暑期又是孩子们近距离用眼高峰期。这段时间,家长们应多陪伴孩子走出户外活动,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用眼习惯。”彭毅医生介绍道。

他再次强调,如果一旦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眯眼,趴着写作业等,医院眼科就诊,全面排查眼睛疾病,不要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孩子斜视度数不大,可以通过训练解决;如果斜视度数较大就需要择期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如果有任何眼科方面的疑问,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dyj/10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