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出生时的头发就很稀少,有些到了1岁多还是只有少许毛发,这让很多父母感到焦急万分。其实家长无需过度紧张,造成幼儿头发稀少的原因多半不会很严重,在幼儿1岁以前,只要针对下列2大重点定期检查即可。
1、家族遗传
如果确实担心孩子的头发稀少,可先评估家族遗传的可能性。如果父母双亲有任何一方的头发质量明显低下,那么幼儿的头发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2、缺发状况
当我们在对幼儿的头发生长情况做出判断时,应当先行了解幼儿的缺发状况,然后再对症治疗。有些可能是局部短暂性的头发脱落,而有些则可能是根本就没有毛发生长,这两者的严重性是有所不同的。
局部缺发:头皮上某些区域的头发明显较少。
圆形秃发:头皮某些区块出现类似铜板状缺发,看不见毛孔,且表皮相当光滑。
产生原因:
头部毛发处于不一致的生长状况,所以会出现长短不一现象。
头发生长周期改变,原应是处于生长期,却提早进入休止期,导致毛发不再生长。
发生年龄:
视幼儿情况而定,一般而言,1岁之后就会慢慢一致。
幼儿及成人皆有可能会发生,可能是甲状腺或是家族性的免疫力出现问题。
秀发妙招:
排除疾病因素,想让宝宝拥有一头健康漂亮的头发,后天的呵护就不可忽视了,需要爸爸妈妈的精心打理。
1、勤洗头
保持头发清洁能使头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发痒、起疱,甚至感染,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由于宝宝生长发育速度极快,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6个月前最好每天给宝宝洗1次头,天气热时,多洗1次;6个月后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选用纯正、温和、无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婴儿洗发液,洗发时轻轻用手指肚按摩宝宝头皮,切不可用力揉搓头发,以防头发纠结在一起难以梳理,使头发脱落。
2、勤梳头
经常梳理头发能够刺激头皮,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头发生长。
梳头技巧:为宝宝准备一把专用梳子,方便时,就拿出来梳几下。梳子不可过硬,最好选用既有弹性又较柔软的橡胶梳子,以免损伤宝宝稚嫩的头皮。此外,应顺着头发自然生长的方向梳理,动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万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行把宝宝的头发梳到相反的方向。如果妈妈喜欢给宝宝头发分缝,应每隔几天换个部位,否则,一直分缝的部位头发会很稀少。
3、营养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头发长得更结实,更秀丽。因此,一定要按月龄给宝宝添加辅食,及时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中要保证牛奶、瘦肉、鱼、蛋、虾、豆制品、水果和胡萝卜等各种食物的摄入与搭配,含碘丰富的紫菜、海带也要经常给宝宝食用。
4、睡眠充足
宝宝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疲劳,如果睡眠不足,容易发生生理紊乱,导致食欲不佳、经常哭闹、容易生病,从而间接导致头发生长不良。通常,新生儿每天要保证20小时的睡眠时间;1~3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6~18个小时;4~6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5~16个小时;7~9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4~15个小时;10个月以上每天保证睡眠10~13个小时。
5、多晒太阳
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鲜空气,对宝宝头发的生长非常有益。紫外线照射不仅能够杀菌,而且还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也不可让宝宝的头部暴露在较强的阳光下,以免晒伤。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龄圈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部分)名册
籍孝诚(儿科学教授,从医60年,医院儿科主任)
邵恩志(儿童保健专家,从医60年,医院儿保科主任)
邵立功(眼科学与视觉发育科学博士,医院儿眼科主任医师)
陈禾(新加坡亲子教育专家,婴幼儿及青少年行为心理学专家)
李璞(儿科专家,医院)
聂巧乐(亲子胎教专家、悦迪胎教创始人)
柏丞刚(台湾心理学家、联合国儿童协会会长)
刘小军(婴幼儿语言教育专家)
崔世红(妇产科专家,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教授)
胡梦彩(产科医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武海英(产科专家,医院产科主任)
卢爱妮(妇产科专家,从医40余年,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李小姝(围产医学保健专家,从医40余年,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陶士梅(医院妇产科主任)
杜美玲(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吕秀丽(妇产科专家,从医40年,医院产科主任)
韩希凤(妇产科专家,从医30余年,医院主任医师)
备注:以上专家顾问成员名册按入驻时间顺序排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