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倾听与被倾听,帮助与被帮助,信赖与被信赖,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一段缘分。
—斜视手术医生杨英
医者仁心她用爱传递希望
斜视是一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心理健康的眼病,自卑、社恐,是大部分斜视患者的特质,20岁的小娟(化名)也不例外。
小娟家住农村,经济上的不富裕让她的斜视没有及时治疗,眼睛的异常让她从小就很自卑,上学时她害怕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辍学打工后她害怕来自同事和其他人的打量,现在她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因为不愿意和人接触,休息时都自己默默在宿舍玩手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个人分享了自己治疗斜视的过程,才知道自己的眼睛是斜视,是可以矫正好的。在网上做了功课后,她来到成都普瑞眼科找到了杨英医生。
杨英医生为她做完检查后,发现她的斜视程度虽然达到了手术指征但并不严重,而且考虑到她经济上的困难,建议她可以先不进行手术,但小娟对斜视手术的需求十分迫切,她说:“就因为眼睛,身边的人都看不起我,排挤我,生活工作也不顺利,所以我一定要把手术做了,而且一定要杨医生给我做,她理解我对我好。”
“医生要倾听患者心里的声音,小娟虽然斜视程度不严重,但因为斜视给她的心里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把手术做了就是把她心里的疙瘩去掉了。”杨英医生说。
在决定手术后,小娟才发现自己存的钱不够,家里不富裕又没有朋友可求助,她只能找杨医生帮忙。在交流中了解她情况的杨医生非常心疼她,为她减免了一半的费用,这个自卑的姑娘终于如愿在杨医生的帮助下成功告别了斜视,手术后小娟一点点变的自信开朗,常常和杨医生分享自己越来越好的生活。
医者情怀她用信任传递温暖
这样帮助患者的事情,杨英医生并不是第一次做,绒绒也是在杨医生帮助下拥抱新希望的患者。
绒绒是一个在成都工作的藏族女孩,她不止患有斜视,还伴有左眼眼球震颤,她先后看了几个医生才选中了信赖的杨英医生为她做斜视手术。为了多存一点钱,绒绒把积蓄买了基金,确定可以手术后,绒绒计划过几天钱到期了就取出来做手术。然而还没等到基金到期,绒绒就接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面试。
医院找到杨英医生,诉说了自己的困难,问杨医生可不可以先做手术,等她基金取出来一定会把钱补上的。
杨医生并没有犹豫,她直接自己帮绒绒垫付了费用,帮绒绒成功实施了手术,术后自信又漂亮的绒绒顺利通过了面试。
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问杨医生:“把钱借给一个只见过两三面的患者,不担心吗?”
杨医生笑着答道:“当时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觉得她如果不是真的没办法也不会找我来求助,我能帮就帮了,她是我的患者,她信任我我也信任她。”
医者匠心她用自律传递榜样力量
作为一名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眼科医生,杨医生的技术深受患者和同行的赞誉,国内知名小儿斜弱视专家岳以英教授不止一次称赞杨英医生:手术做的十分漂亮!
然而自律的她,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断提升自己,在她的桌子上有一个蓝色的小本子,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是她看书、看论文记录下的学术知识和心得。
她说:“一名优秀的医生,过硬的医疗技术是基础技能;不断学习和精进医术是不能懈怠的功课;关爱患者、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希望是应该要做的事。我想尽己所能去做好医人医病医心这件事,让我的每一个患者都能正视世界,自信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