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众近视状况日趋严重,数据表明,我国的近视眼患者已经超过万人,居世界之首;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近视究竟对青少年健康有哪些危害呢?作为一名眼科大夫,医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熊瑛用“洪水猛兽”来形容近视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两种误区:过分担忧和不当回事
近视眼基本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眼轴过度增长,就像一个气球过度充气。近视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例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眼底出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青少年近视眼的高发现状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家庭的警觉,但是熊瑛指出,社会上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治方面存在两种误区。
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对于孩子近视过分紧张担忧,甚至认为近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带医院,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正是迎合这些人“恐近”的心态,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各种近视治疗仪,中国青少年也成了近视治疗的最大实验群体。
而另外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只是小事一桩,医院检查,不进行严格的验光,随便给孩子买一副眼镜戴,结果引起孩子视觉质量下降、视疲劳,严重的还会导致弱视、斜视等疾患。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熊瑛说。“发现孩子近视了,家长首先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眼疾之后,进行验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医学验光。”
熊瑛强调说,小于16岁的孩子首次配镜之前必须散瞳验光,这样可以鉴别近视是真性还是假性。通常假性近视不需要戴眼镜,通过放松调节就可以得到改善。如果是真性近视,表明孩子的眼轴已经增长,需要进行积极矫治。
“戴眼镜就是帮助孩子看清物体,与近视加深与否没有直接关系。”熊瑛说,因为害怕“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而不给孩子配眼镜也是不对的。
科学防治:改善用眼环境和饮食营养
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由于目前近视发病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无法建立针对发病机制的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发生减缓发展。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积极的近视防治工作,可以从与近视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入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改善用眼环境和饮食营养,减缓视疲劳。”熊瑛说。
熊瑛建议,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写字习惯和保持端正的姿势,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25厘米~30厘米,不要在行驶的车上看书,每连续阅读半小时左右应休息5分钟(最好能闭目休息);减轻学习负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用眼,用电脑时应多眨眼睛或每隔半小时闭目休息几分钟;改善视觉环境,如采用合适的照明亮度,不可太暗也不可太亮,增加被视物体的尺寸,减少被视物体的细节和频闪变化等;坚持做眼保健操,定期做视力检查。
此外,熊瑛还建议青少年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选配眼镜:这几点需注意
第一,眼镜平面距眼睛表面不能太远,恰当距离为12毫米~15毫米,否则将加大框架眼镜的误差;
第二,眼镜瞳距与眼睛的瞳距要相互适应,否则将增加镜片的棱镜效应,导致误差增大;
第三,课外活动多的青少年可选择树脂镜片,以减少镜片带来的意外伤害。
专家介绍熊瑛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青少年近视和高度近视,远视,散光等疑难儿童视光眼病的防治,弱视的治疗,包括角膜塑形镜验配。白内障,ICl眼内镜植入手术及青光眼药物及手术治疗。
来源:大众科技报
责任编辑:邢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