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年07月08日17版)
原标题:“哑科”医生不好当(聚焦·走近儿科医生(上))
日前,国家卫计委等6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儿科医生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儿科被称为“哑科”,儿童患者不会和医生交流,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儿科医生又忙又累,而且普遍缺乏成就感。他们的工作究竟有多辛苦?遇到哪些烦恼?待遇如何提高?今夏,本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在北京、武汉、四川三地分别跟访儿科医生,近距离观察其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希望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红
“那9个孩子昨晚的状态怎么样?”“有没有突发情况?”一大早,刚进新生儿监护室,姜红拉住值班护士就连连发问。
姜红是医院儿科主任,当儿科医生21年。上午8时许,儿科开始大交班。“我们科有7名医生、20名护士。”姜红告诉记者,晚上只有2名护士值夜班,要照看26个小病人,其中有5个上了呼吸机。“每3个小时要喂一次奶,每个小时要填写一次监护记录。此外,还要换纸尿裤,同时估计尿量。”
武汉医院不多,医院新生儿科26张床位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并经常接收转诊患儿。“武汉市交通比较拥堵,救护车上抢救设备不完备,加上人手不充裕,转运转诊病人风险很高。”姜红说,该院平均每年要接收多个病情较重的患儿。
整个上午,姜红都在病房里忙碌着,查看患者病情、检查医嘱。“今天工作量比较大,平时我们会抽点空,见缝插针地讨论病情。”她说,这主要是因为患者都是新生儿,治疗时间越长压力越大。院内感染风险对孩子是致命的。眼看孩子一天天好起来,到后头反而不慎感染,对家长来说很揪心,对医生来说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在新生儿科,每名医生都配了一个计算器。姜红解释,患儿的病症各有特点,需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要用计算器对各种营养指标“精打细算”。
除了照顾住院病人,姜红还盯紧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定期了解其营养和发育状况。为此,姜红专门建立了一个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