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医疗服务总量巨大,服务及辐射总人口达1.2亿人,但医疗发展与中心城市地位及医疗需求还存在不协调、不匹配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州在区域的首位度质量和水平。为此,徐州市提出“三名”战略,以创新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为重点,医院群体。实施战略合作,构建一体化联盟,上联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挪威等国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培养引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人才;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实施全域化、组团式、医院医院帮扶工作,经历了由“医院间结对”向“科室间结对”的精准转型和深化拓展,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徐医院组团精准对口扶弱之路,大医院诊疗能力。徐州还引入远程医疗会诊服务,零距离对接国内国际一流医疗技术,一方面为淮海经济区的患者解决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为基层医疗机构解决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又使广大患者不出徐州即可享受到国内外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基本完成市一院、徐医附院、医院、医院建设新院的工作,医院、医院、妇幼保健院、医院分院建设,医院、医院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转变为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布局结构的强大带动力。医院建设上,先后新增4医院和4医院,医院总量及服务水平高居淮海经济区首位,总占比33%,诊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诊疗人次达.8万,居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之首,首位度优势明显。徐州市还先后组织引进医院吴孟超院士工作站等,全国唯一的推拿学国医大师医院开设淮海经济区首家国医大师工作室,铜山区汉王卫生院建立石学敏国医大师工作室。目前,徐州市初步建成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已通过省级审核),重点专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83个,均超过淮海经济区其它城市之和,市级重点专科个,在区域内遥遥领先。组织医院、徐医附院、市医院、医院与淮海经济区的医院建立跨省医联体,牵头领建淮海经济区眼科联盟、肿瘤防治联盟、胸痛中心联盟、血液病联盟、抗淋巴瘤及抗骨髓瘤联盟、产科联盟、儿科联盟、卒中中心联盟等8个跨区域专科联盟,形成以徐州为专科引领,医院间协同、协作的区域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构建高水平远程会诊系统,零距离对接国内国际一流医疗技术的创新路径,上联34家北京、医院,下通近家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信息化智慧化程度较高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心电中心等“五大中心”,远程引智效应区域内首位度明显。在项目成效上,医院排名实现重大突破,省内领先。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医院竞争力医院排名强”中,医院跃居第65位;全国地级城市强医院中,医院名列第2位,徐州医院名列第12位;全国地级城医院强中,徐州医院名列第75位,位列全国地级医院竞争力第7名,淮海经济区第1名;医院医院80强中,医院名列19位。徐州市医院、医院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医院。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快速集聚,突破常规路径和水平,区域遥遥领先。徐州医疗机构总数、执业医师数、执业护士数在淮海经济区居第一,拥有医院17个、医院10个,均高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徐州的总床位数、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均排名第一,分别是较少地区的4.3倍、6.8倍、4.5倍;年全市诊疗.8万人次,仅略低于省会城市南京、郑州,高于省会城市合肥、济南。建荣晓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ztx/1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