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症状体现

仿生技术助力解决眼科难题感光芯片有望让

彭洋讲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549927.html

10月22日,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上,来自人工智能、类脑计算、神经再生、视觉功能训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仿生视觉”等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粤港澳视觉健康创新联合体主席卓业鸿介绍,仿生视觉是以计算机的图像视觉信息处理功能,模拟动物的视觉,从而实现复杂场景中多目标探测的技术。目前,仿生视觉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植入大脑的微电极,结合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让视觉障碍患者看到一个没有颜色的、模糊的影像。

“对于因为感光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视觉障碍的患者,脑中植入感光芯片后,可以代替受损细胞,让大脑感受到信息传输,患者得以看见画面。”卓业鸿说,下一步,通过对芯片的改造升级,这类成像将更清晰、更有立体感。“但在目前,仿生视觉仍在研究阶段,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以“从生物视觉到机器视觉”为主题作发言。黄铁军介绍,其团队基于对生物视觉现有认识,提出了逼近光电器件物理极限的连续摄影新原理,研制了超高速光电传感芯片和相机,实现了超高速高动态连续成像和超高速机器视觉系统。目前,该相机内置芯片的等效帧频可达每秒4万帧。这意味着,该相机不但可以让快速移动的物体成像清晰,还可以让色彩从黑白升级到三原色。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院长刘奕志介绍,“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两大领域相互融合,涌现了许多重大科技和产业应用的突破,已成为全球科学研究的焦点。通过探索仿生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攻克眼科疾病难题,为患者带来清晰视界,是一代代眼科人、科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愿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松说,希望各位专家和机构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在眼科学和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技术交流,共同开展前沿科学与产业科学的跨界合作。

朱晓枫

邰梦云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ztx/1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