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主城发展的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同步进行着与主城优质医疗资源的对标步伐:现代化气医院落地生根,未来覆盖30万人“医养结合”的医疗体蓄势待发,医院的呱呱坠地。
今后,岗集镇10万人口“足不出镇”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岗集镇在追求健康路上永无止境,小到为一名群众“私人定制”医疗服务,大到每年向人提供优质体检服务。当一项项健康服务下沉于民的时候,岗集镇始终谋求的“健康岗集梦”也就近在咫尺。
1
岗集“医养结合”医院今年开建
年,注定是岗集镇医疗史上标志性的一年。一项惠及岗集全镇人民的医疗项目已在寒风中苏醒。医院院长黎陶介绍,该院的新区项目已进入土地规划阶段。
按照规划,这家看医院大有内涵。因为超亩医疗规划用地,承建的将是一医院。
值得期待的是,以此为基础,医院并带动医养结合的医疗体同步于今年动工,未来三到四年,这一惠民健康项目将覆盖长丰县南部近30万人口。
这也将是长丰县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医院。
与此同时,另一座华东顶级的医疗资源与岗集毗邻。
医院项目是合肥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医院设计采用“院中院”模式,融入“智慧、人性、生态、绿色”的理念,建成后将定位为华东地区一流、安徽领先的多中心、大专科、大综合医院。
该院占地面积约.44亩,总建筑面积约42.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亿元,规划床位张。该院计划于年投入使用。届时,岗集镇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级医疗服务。
2
为居民“私人定制”医疗帮扶
与医疗资源升级同步进行的还有医疗和卫生服务。在岗集镇,优质医疗服务正逐步下沉到家家户户。在此,一位贫困户就医体验被广为流传。
今年50多岁的胡明凤是岗集镇低保贫困户。她早年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常年需要腹膜透析治疗,每天需要一箱透析药水。而岗集镇离长丰县城70公里,以前医院购买透析液。这不仅耽误时间,更是一项不小的费用开支。
后来,医院工作人员在入户中了解到她的情况,主动联系医共体牵头单位——医院,为胡明凤定制帮扶措施。
确定由岗医院采购腹膜透析液,专车运送到家,由家庭医生服务队将透析药物送到患者手中。
令胡明凤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每个月她的透析液还没用完,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将后续药品送上门。
到今天,这一颇具“私人定制”的医疗服务已持续了一年多。
3
三个月七千人享体检“增值”服务
在岗集镇,绝非仅有胡明凤受到“独宠”。
“点对点”医疗服务每年都在持续。每年的4月1日至7月1日,岗集人会看到一辆辆大巴车穿梭于各个村庄,年满65岁的老人和贫困户知道,上门接送的体检大巴车又来了。
“岗集镇面积大,一些偏远地区的老人和贫困户往往因为距离,放弃了免费体检。”黎陶和他的医疗团队也想过上门体检,但送去的体检难免有些简单。
秉承为居民提供最大化医疗服务的初心,黎陶想到了上门接送的方式。
据其介绍,每年三个月全镇就有超人享受这样的医疗服务。而接受体检的项目也在“增值”。“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外,我们还增加了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以及内科的医疗咨询建议等服务。”
对体检结果有疑惑的居民,也能立即寻医问药,寻求健康咨询。如此一来,该镇曾经一度不到50%的体检率一下子飙升到80%。
4
修炼内功”下沉优质医疗服务
能享受到体检“增值”服务,源于岗集镇医疗资源的内功修炼。
医院体检站等科室和CT、DR等大医院功能,医院的服务水平。通过增加技术力量和添置检查设备,使得常见病足不出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尤其是年6月医院医院以来,该院中医馆的全面开设,医院开展针灸推拿科科室医联体服务,聘请省级知名中医来院坐诊,确保每周6天都有专家等举措,对辖区需要优质中医服务的居民来说,可谓福音。
与此同时,岗集镇将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每一个社区。他们整合资源,成立健康脱贫服务队,在全镇巡回服务,加强对薄弱村的指导和帮助,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新模式,总结出了一系列可供复制的经验。
一方面,岗集镇推行村卫生室之间托管、先进村帮扶后进村机制,全盘协调资源,确保健康脱贫工作的全覆盖;
另一方面,该镇创新“常规加突击”工作方式,在常规工作的同时,针对出现的短板,镇中心卫生院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集中时间、逐村挨户地走访解决,做到居民人人都能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记者:陶伟
编辑:汉印木森
值班主任:陈兆龙
值班主编:冯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