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概述
临床是指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
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属于临床医学。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
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直接提供服务。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病名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
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临床的职称和学位。
临床医师的职称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院里,还有一个职称序列即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而学位则又是一回事,是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和科研经历水平,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些都是医疗机构对于每一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教学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反映出每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所以人们看病时愿意找主任医师、教授,然而与年资问题相似,在某些情况下职称、学位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
临床医学的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复健科学、麻醉科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更广而言之,对象是病患(人)的学科,即可加上临床两字,如临床药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均可归类于临床医学相关的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