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症状体现

抗疫医生硬刚爱尔眼科,揭开熟人看病的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下载健康界APP,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所有看健日报精彩内容。

年12月31日,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医生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艾芬医生医院(以下简称爱尔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右眼近乎失明。

随后,艾芬的这段视频以及其随后接受媒体采访的表述,让爱尔眼科瞬间陷入舆论风暴。爱尔眼科声明称“各项操作均符合规范,艾芬右眼网脱与此次白内障手术没有关联”,艾芬则坚信对方是在“推卸责任,混淆视听,避重就轻”。舆论哗然的同时,年第一个交易日,爱尔眼科股价大跌8.91%,成交额创下天量.5亿,收报68.22元/股,仅仅一个交易日内市值就蒸发了近亿元,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

在艾芬与爱尔眼科尚未停息的医疗纠纷当中,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艾芬是由熟人介绍到爱尔眼科就诊,并且她在本院的眼底相片和OCT报告都在正常范围,因此在爱尔眼科没有做够所有检查。艾芬的主刀医生王勇亦在媒体采访中承认“检查不全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收费相对较高的爱尔眼科超广角视网膜摄像检查,艾芬在术前术后都没有做。

艾芬后悔自己选择在爱尔眼科做手术,连日来比她更后悔的,恐怕是那位介绍她去爱尔眼科的“熟人”。那么,对于医生来说,介绍熟人看病,到底该如何规避风险呢?

那些熟人挖下的“大坑”

源于“熟人好办事”的传统观念,很多人在看病就医时都愿意找相熟的医生,或者托朋友找相熟的医生,认为“托了人心里才踏实”。然而这样的“托人”,有可能给医生带来灾难。

多年前,北京一家医疗机构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智齿引发疼痛想要拔牙的患者找到相熟的牙科医生,到其诊所拔牙。由于太过熟络,医生没有依照规定让这位朋友进行心电图和血常规等方面的检查便直接操作。拔牙成为这名患者噩梦的开始,在拔牙过后,患者血流不止,几近晕厥。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下,患者终于脱险。通过检查发现,这名患者身患早期血液病,存在出凝血障碍,但其自己并不知情,他的医生朋友也因此受到相应处罚。

医院主任医师赵寒(化名)曾在急诊科工作20余年,他曾有过无数次熟人求帮忙的经历,大部分皆大欢喜,也碰到过几次因为患者病情特殊导致不良结果,从而造成朋友之间的隔阂。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令人感到遗憾的经历非常少,但那几件事仍然让赵寒感到心有余悸。

多年前,赵寒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希望他帮忙让自己患有附医院治疗。没有过多犹豫,赵寒问清病人情况便答应下来。然而,因为老人年事已高,心脏功能不好,加上免疫力低下,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泌尿外科医生细心照顾,尽心治疗,老人却在泌尿外科住院没多久就出现心肌梗塞,最终病逝于心内科。尽管老同学没有过多埋怨,但是过去相谈甚欢的这位老同学却在之后半年都没有再跟赵寒有过任何联系,这亦让赵寒倍感难过。

把三件事说到位

“很多老医生对熟人介绍来的病人都非常慎重,因为熟人经常为了图方便省去很多必须要做的检查,而且往往越是熟人越容易出现问题,医生甚至会被所谓的熟人告上法庭。”赵寒说,熟人不一定是真的“熟人”,有可能是“熟人的熟人”,甚至是“拐过好几道弯的熟人”,“熟杀”没商量。

医院工作之后,无论医生还是护士,都会遇到熟人介绍病人的事情。赵寒在这方面总结过经验,即“三件事”一定要提前说到位:第一,要让熟人相信医生,不要对医生心存偏见和不信任;第二,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疾病的诊断流程和操作治疗规范的各项要求,该做的检查、该缴的费用一样不能少;第三,要有预见性,告知熟人存在的风险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后果,也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

律师:介绍熟人就医存“大忌”

艾芬事件无疑为临床医生敲响警钟,那些令人感到无奈又无法推脱掉的“熟人”并非医疗纠纷的“绝缘体”,唯有请“熟人”按部就班完成所有诊疗程序,才是医生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医法汇医事法律团队创始人张勇律师告诉健康界,在医疗实践中,“熟人看病”是诱发医疗纠纷的高发因素。有“熟人”似乎可以更方便地和医生沟通,住院能够快速有正规的床位,做手术可以有高技术的医生主刀……找熟人看病,患者经常从就诊到检查化验,一路绿灯。而作为“熟人”,医生也往往因为是关系号、人情号,办挂号、病历等手续时办不齐全,该做的检查不做,甚至不办理正规的缴费手续,导致诊断依据不足,没有正规的医学影像或检查报告,一旦发生误诊、漏诊等后果,“找熟人”“托关系”就成为医患矛盾的导火索,进而产生医疗纠纷。

在目前的人情社会,办事找关系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熟人看病也是许多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现实,那么医生该如何避开熟人看病所引发的医疗纠纷呢?张勇律师认为,医生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和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诊疗服务制度,包括告知、接诊等服务流程并切实的监督落实到位。“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的诊疗制度,但是实施的效果因院而异,如果有了相关制度而不去实施,制度就仅仅成为一个摆设。”张勇说,熟人托关系来看病,医务医院的就诊原则,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就诊制度进行就诊,即使与患者关系亲近,也应当遵守诊疗规范,及时完善病历材料及相关检查,注意告知义务及注意义务的妥善履行,没有意外发生则已,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医院也不会因为诊疗记录欠规范而担责。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世杰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强调,无论是协助熟人到自己所在的诊室就诊,还是医院或医生处就医,都要充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生资历和实力、提前告知医疗风险。如果不是医生自己亲自参与治疗,即便出现医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介绍人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张世杰特别提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医生本人不得与诊疗方有任何利益往来,一旦介绍人从中分得利益,且经权威机构认定存在医疗过错,则介绍人需承担连带责任。

本文节选自健康界《看健日报》栏目

更多专业深度好文,请移步健康界APP

来源:健康界

作者:李子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ztx/1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