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当下,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患者无法到院就诊,如何在现有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满足他们的就医需求?医院或首创“诊区办”,医院和日间手术中心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将就医方便之门开得更大,解决了更多人的就医困扰。
建预备医疗群,日归手术惠于患儿
医院的病区,来自宿迁的患儿皮皮正在等待中午12点的骨科手术。皮皮看起来很轻松,因为虽是上午刚办的入院手续,但“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家住连云港的孙阿姨也为医院开设的“日间化疗中心”点了个赞。“早上来,下午就能回,以前化疗都得三五天,放心不下家里不说,孩子也两边跑。这下不仅能省去一堆流程手续、住院费用,还照常享受医保报销,方便多了。”
原来,疫情之下,为减少患者在院时间、提高治疗效率,日间手术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手术新医院的推广。“从安排患者住院、手术、术后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的全流程,‘日间手术’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陆如纲介绍,随着微创、麻醉、监护等技术的进步,很多过去需要住院几天的手术都可以压缩到24小时以内来完成。“由于儿童一般没有基础性疾病,术后相对恢复得较快,可以基本实现日归手术(即上午入院,下午出院)。”
记者了解到,医院的日间手术涉及小儿普外科、眼科、骨科等专科病种的手术矫治,其中包括鞘膜积液、包块切除等20多种病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不少择期手术的病人被积压。为缓解患者的不安和焦虑,该院日间手术中心还通过调整院前管理模式、整合病人所在区域结构、完善麻醉专科术前评估,将病人的处置关口前移,建立了“预备医疗群”。
“不同专科的病人分别设群,每个群里都有医生、护理、麻醉师等在线针对性地做好术前评估。”该院日间手术中心护士长陈婷介绍,“预备医疗群”旨在做好中心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安排术前医疗准备,“时机一成熟,病人接到手术通知,来院一天就可以完成手术全流程,极大缩短了患者在院的时间。”
门诊首创“诊区办”,让患者少跑路
5月11日,记者来到南京医院新门诊病房综合楼。在预检分诊处这里有两条不同的通道,没有南京以外行程的人只需经简单问询即可快速进入诊区,有外地行程的人员则需要较为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十大症状问诊。
进入综合楼一楼大厅,医院不同的是,这里稍显“冷清”。并没有看到长长的收费挂号窗口,只有一个门诊服务中心,旁边配置着10台全功能自助机,不少志愿者正在解答患者的疑惑,将前来看门诊的患者依次引导到相应诊区。
从年7月南京医院时候首创“诊区办”服务模式后,一楼的“冷清”就是一种常态。该院门诊部主任赵玲介绍,当时正好借着新大楼投入使用的契机,希望能有效减少疫情期间患者聚集、等待的情况,这才创新使用“诊区办”的模式。
在新门诊,各诊区以器官系统划分,在每个区域除了诊区,还都有一个综合服务台,能够给患者提供多种服务功能,比如挂号、收费、导医、导诊、医保咨询等均可在这里完成。除了综合服务台之外,2至4层门诊的11个诊区还整合了功能检查室。
就拿心血管系统的这个诊区来说,不仅包括了心内科、心外科等诊室,还有与其相关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各种检查室,患者在一个诊区就能看完病。这就改变了以前挂号、缴费、看病到处跑的模式,而是所有服务都能在诊区这个综合平台上解决,充分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疫情背景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提高办事效率非常必要。”赵玲表示,采用“诊区办”一年来,医院服务满意度变高,本院职工也因为减少上下楼不必要的跑动而倍感轻松。
医院月接诊量持续上升
疫情当下,医院零距离、无接触、高效率的优势逐渐被患者认可,就诊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第一季度‘南京儿医在线’的接诊量就达到了2.09万人次,线上处方订单量完成多个。”医院门诊部主任殷文介绍,该院医院4月的接诊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2倍。
目前“南京儿医在线”已经开设24个专科,癫痫、呼吸道感染、抽动障碍等疾病成为疫情期间咨询量最为集中的几类。其中,部分呼吸科医生累积接受问诊量达多人次,在线时长近个小时。“医院在线复诊、专家咨询、药品配送、人工智能等在线问诊及辅助医疗健康服务方面不断优化发展。人工在线服务保证了天提供人工解答,仅年人工客服服务了人次。”殷文说。此外,医院数据端口和该院HIS系统连接,患者可通过互联网门诊线上查询既往病历和检验检查报告,“再也不用为了打印报告而跑腿了。”
记者还了解到,医院线下诊疗压力,3月31日,无锡市开启医保在线支付绿色通道,医院医院成为首批纳入该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院。
医院医院也于近日改造升级,新增了中药处方开具和中药汤剂煎煮配送等服务。市民刘先生成为首位受益者。“前不久,刘先生岀现气虚等症状,接受中药调理两周后还要再服用一段时间,但疫医院配药。”该院副主任中医师谭广兴告诉记者,当天上午,刘先生通过医院医院挂号,经过详细的图文沟通后,谭广兴为其调整了中药并开出处方。“医院中药师还会对中药处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中药处方进入专业煎煮流程,之后再由全程冷链系统配送到患者家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甜蒋明睿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