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暨学术研讨会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年1月10-11日会议议程地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科研楼二楼学术厅
时间:年1月11日
时间会议议程安排主持人8:00-8:05刘奕志主任致欢迎词、介绍领导和委员张清炯副主任8:05-8:15领导讲话8:15-8:楼学术厅讲台上合影(领导、委员、PI)8:30-8:50刘奕志主任作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20分钟)陈霖院士8:50-9:10实验室PI代表学术汇报报告(每人10分钟)一、向孟清教授二、李万程教授大师学术报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特邀专家,每人10分钟)9:10-9:20大范围首先的眼科学证据:拓扑性质知觉根源于ipRGCs(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陈霖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清炯副主任9:20-9:30眼科与精准医学(谢立信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9:30-9:40茶歇9:40-9:50外泌体介导谷氨酰胺酶调控神经炎症发病的机制探索(郑加麟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9:50-10:00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姚克教授,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10:00-10:10青光眼诊治的认识更新与进展(孙兴怀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10:10-10:20冠心病新易感基因的鉴定(田小利教授,南昌大学生科院)10:20-10:30温故知新——干细胞研究回顾与展望(葛坚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0:30-10:40青光眼的拓扑知觉检测(王立平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特邀专家)10:40-11:40学术委员会讨论、形成学术委员会意见(会议室)
注:接到通知参与讨论的PI及领导参会,其他人员可离会。陈霖
院士大师介绍陈霖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长。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
年以唯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就什么是“认知基本单元”的根本问题,挑战半个多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局部首先”理论,三十多年来全面系统地发展了“大范围首先”的认知基本单元拓扑学模型[e.g.,Chen,Science,;Zhuoetal.,Science,;Chenetal.,PNAS,;Chen,VisCogni,(specialissue),;Wangetal.,PNAS,;Zhouetal.,PNAS,;Heetal.,PNAS,]。
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眼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医院院长,亚太角膜病学会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是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是我国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微创手术的开拓者,中国眼库建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郑加麟医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曾任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学术协理副校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药理学、神经科学、家庭医学、康复治疗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巨噬细胞和神经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并着重探索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及诱导性神经干细胞对这些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神经干细胞再编程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2)谷氨酰胺?调控外泌体释放机制及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网络及环路的调控;(3)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中神经环路的免疫调控及功能研究。已在许多国际学科专业杂志上发表余篇研究论著,包括StemCells、JournalofNeuroscience、JournalofImmunology等国际期刊。现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免疫”和“干细胞及细胞命运”专家组成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及医学部重点项目“神经及心理学科评审专家组”特邀终审专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
姚克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主编,全国白内障学组组长,国际眼科理事会理事,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副主席,亚太眼科学会中国区负责人,浙江省科协主席,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
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大医精诚”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篇,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和瑞士眼科Alfred-Vogt奖。
孙兴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卫健委/中国医科院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主委,以及Fellow,AcademyofAsia-PacificProfessorsofOphthalmology等。发表专业论文余篇包括NatGenet,ProgRetinEyeRes,CurrBiol,Ophthalmology等杂志,荣获上海市科技精英,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眼科协会(APAO)杰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田小利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生科院院长及南昌大学人类衰老研究所所长;科技部首席。
主要研究内容是拟运用群体遗传学和模式动物等手段,寻找和研究血管衰老及衰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机制,期望通过延缓衰老从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BioEssays、Agingcell编委,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包括Nature、NatCommun、JAMANetworkOpen、CellSignal、CellRes等杂志。获克里夫兰临床中心分子心脏学室伯纳玎?海莉奖、获中国教育部先进科技成果奖等。
葛坚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第二届羊城名医;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眼科医师联盟首届主任。
葛坚教授在青光眼诊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干细胞研究、近视眼防治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所领导的团队相继获得了计划(首席科学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基金的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十余次。截至目前,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余篇。现任《眼科学报》主编,《中华眼科杂志》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副总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眼科手术学》第三版、《临床青光眼》第二版、卫生部统编八年制《眼科学》教材、教育部五年制《眼科学》教材和《现代青光眼研究进展》。分别获得“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优秀院长”、“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世界青光眼协会“高级研究科学家奖”(“SeniorResearchScientist”奖)和“突出贡献奖”(RecognitionAward),澳大利亚政府“杰出创新奖”(“ExcellenceinInnovation”奖),亚太眼科学会“最高学术奖”(“DeOcampo”奖)等荣誉。被《中华眼科杂志》评为-年间中国眼科界高学术影响力(H因子)专家之一。
王立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脑连接图谱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神经精神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者()。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技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精神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着重于本能恐惧情绪神经环路生理机制的跨物种解析,以及精神疾病发生的神经环路病理机制和干预策略。已经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Nature及其子刊论文7篇),被他人引用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近次。公开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其中授权近40件。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学院脑科学战略先导专项、国际大科学合作等21项。曾担任中美科学前沿论坛中方组委()、共同主席()、中德科学前沿论坛中方主席()、组委()。
不说了不说了大咖云集,我要去抢位置了!-END-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编辑:党办小莹----
更多精彩,长按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