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童资讯,每周二、四
新鲜干货奉上
白
1
.10.27
演讲专家
许江涛
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眼科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视觉学组委员
前言
各位同道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儿童眼病筛查技术》,主要跟大家重新复习下儿童眼病的筛查技术。
儿童眼病筛查的对象、目标及时间
1、对象
儿童眼病的筛查对象主要是社区散居婴幼儿、托幼机构学龄儿童、中小学校的学生、小儿眼科及儿童眼保健门诊就诊儿童(健康体检、疑病排查及科室间会诊)。
2、目标
通过筛查确定以下内容:
(1)眼疾及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
(2)眼的视力水平
(3)眼位的异常
(4)眼球结构异常
(5)向被检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转诊)计划
3、时间
儿童眼病筛查时间一般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筛查;之后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6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针对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国家近期出台标准:每年进性视力筛查2次。
儿童眼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为什么儿童眼病要早期筛查呢?因为出生后3个月、30个月以及3岁是儿童弱视发生的三个关键时间点,这是在美国PPP眼科指南特别强调的。
(1)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明显的屈光间质混浊所发生的剥夺性弱视,可产生高对比度视力明显和永久的下降,通常受累眼的视力为0.1或更差
(2)出生后3个月至30个月之前的相似的视觉剥夺导致的视力下降一般为0.1或更差
(3)在3岁以后发生光学离焦或斜视时,发生弱视的风险就会减少
婴儿眼病筛查的重点人群
(1)胎龄<32周,出生体重<g的早产低体重儿
(2)NICU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史的新生儿
(3)有遗传性眼病家族史的婴儿,如:先白、先青、Rb、先天性小眼球、先天性眼球震颤等
(4)宫内感染的婴儿,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弓形体(毒浆体原虫)等
(5)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者
(6)出生难产,器械助产者
(7)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眼分泌物者
(8)Down综合征和脑瘫(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婴儿
儿童眼病筛查前的准备
(1)组织、宣教与协调
(2)对执行筛查者进行流程、技术培训
(3)对筛查对象(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进行怎么配合筛查的培训
(4)在筛查前发放问卷调查及筛查表
(5)筛查设备的准备
(6)人员配备
下图是筛查的基本设备和人员配备,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备。
儿童眼病筛查方法
1、视力检查
在视力检查中,最难的是幼儿的视力检查,因为他们不会主观的表达,所以很难进行视力表检查。因此,婴幼儿一般采用红光反射、光觉反应、瞬目反应、注视反射和追随运动、遮盖厌恶试验、视动性眼震(OKN)、选择性观看(PL)、诱导斜视试验(ITT)、器械为基础的筛查、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视力检查。
如果前面的检查方法,婴幼儿都很难配合,我们可以做以器械为基础的视觉筛查。这种方法实际是用一种间接的方法去测试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具体内容如下图。
2、瞳孔检查
3、眼位检查
各年龄段的儿童眼病筛查方法
1、出生~2个月
(1)望诊:眼睑、眼表、眼附属器及眼球结构
(2)光觉反应:在距婴儿眼20~30cm距离附近给一个光源,观察其是否光觉反应
(3)瞳孔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如红光反射(有无异常及双眼不对称),对于高危新生儿(早产低体重、有Rb阳性家族史)需要进行眼底筛查
2、3~5月龄
这个月龄的婴儿可用手主动捕捉其感兴趣的目标,可追随30~60cm距离任何方位运动的小球。
筛查内容:注视反射及追随反应;采用望诊(眼睑、眼眼附属器及眼前段结构)、红光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必要时做F-VEP(视力定性检查)
3、6~12月龄
这个阶段的婴儿,除了前面讲的望诊,还可以做遮盖厌恶试验及单眼注视追随反射(可判断双眼视力发育是否一致)、OKN检查(有眼球震颤引出说明视力达到0.05)、角膜映光检查法(眼位是否平行对称)、遮盖法(对斜视者检查双眼注视情况是否平衡)、红光反射。
初步屈光状态判断可以采用小瞳检影法、婴幼儿屈光检查仪检查。
4、1岁~3.5岁
视力检查可以选择性观看(2岁以内)、点状视力检测仪、儿童图形视力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3岁左右)。
5、3.5岁~7岁
检查单眼视力表视力可采用图形视力表或字母视力表。其他的跟前面差不多。
儿童眼病筛查的转诊适应症
筛查结果异常者,见于下述任何一种情况:
(1)视力低下:视力检查结果与其年龄视力水平不相符
(2)眼睑、眼附属器、眼表及眼球结构异常
(3)有眼球震颤
(4)眼位及眼球运动异常
(5)瞳孔形状异常、双眼不对称和RAPD(+)
(6)眼红光反射异常或双眼红光反射不对称
(7)屈光状态初筛发现异常
下图是美国PPP第3版的视觉筛查方法和转诊标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书。
下图是引用器械为基础的筛查可发现的弱视危险因素,如:屈光度、散光度、屈光参差、屈光间质的混浊、显性斜视的转诊标准。
给你个机会,
童资讯下期干货主题由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