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博鳌国际视觉论坛在博鳌举行(点击这里查看精彩报道),在论坛上,医院眼科中心的李仕明博士,带来了《“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进展》,分享了他们团队对近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结论。
李仕明副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点击查看现场演讲视频
▼
演讲文字精华速读
▼
1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基本情况
为了明确危险因素和近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联,我们选择河南安阳地级市实施一个队列研究,它的经济水平和人口状况比较稳定,适合做纵向随访。
研究起名为“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因为同时还调查一些除近视之外的其他眼病。抽样方案是和北京大学的统计学系以及流行病学系进行合作,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学校为基础,设了两个队列,小学和初中。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先开始调查了名初中学生,从年10月到年12月,完成了3年调查;另外还有小学生名,从年2月到今年7月完成了6年6次调查。
患病率:小学一年级近视患病率约为5.8%;六年级时增加到59.1%;初一66%;初三81.7%。
据统计,小学一年级是正视的孩子,5年时间其中92.7%的学生已经发生了近视。但如果小学一年级时有+2.0远视的学生,其六年级时近视发生率只有0.79%,说明远视储备确实非常重要。
眼轴长度增长: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眼轴长度几乎呈线性增长;初中3年,也呈现了线性增长趋势,所以说眼轴增长非常快。
角膜曲率半径: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不是特别大,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角膜曲率相对比较稳定。
前房深度:小学一年级时,前房深度约为2.9毫米,小学六年级时增加到约3.15毫米。当然,前房深度增加跟本身眼球的发育、眼轴的增长有关系,但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前房深度到底起什么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相对而言,初中生的变化不太明显。
晶状体厚度:小学一级时,约为3.6毫米,到六年级时,晶状体厚度达到约3.4毫米,下降趋势很明显。
弱视患病率: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弱视患病率分别是1%和2.5%;斜视患病率分别是2.7%和5%;色觉异常患病率差异不大,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患病率均为1.8%左右;而不同年龄阶段的红绿色盲、红绿色弱等患病率也比较一致。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人群中相对比较稳定的患病率数值。
2
造成近视的危险因素
众所周知,近距离被认为是造成近视很重要的因素,视近过多发生近视,从常识上来讲就是这样。但缺乏比较高质量的临床或者循证医学的证据。
我们在安阳的调查也发现,近距离的工作总量和近视的危险程度相关性并不显著。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不是近距离工作的总量而是不良的近距离工作、阅读习惯,造成近视的危险程度更大。
比如,持续阅读如果超过45分钟就是一个很强的危险因素。阅读距离过近,以及写字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比较近等等,也是造成近视的危险因素。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可能近距离的危险因素不仅仅只是通过总量来发挥作用,可能和一些持续长时间用眼的模式有关。
近视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周边屈光度,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热点。
在中国,近视儿童是周边相对性远视,而远视和正视儿童是周边相对性近视。也就是说,对于远视和正视的孩子,在我们调查的时候他们将来可能发生近视,但是他们周边是相对性近视,而不是周边相对性远视。
整体来说,中国儿童的周边屈光度与白人儿童相似,年龄较大的呈现出更加远视和散光更大的趋势。
我们还进行了2年随访,通过初中和小学两类人群,我们发现不近视的儿童和近视的儿童在2年时间内,周边离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我们在基线的时候把儿童分成了远视、正视、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组,发现他的离焦变化也没有明显趋势。所以,周边远视性离焦或许不能预测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
3
近视保护因素“户外活动时间”的研究
对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也进行了2年随访,调查初中人,发现户外时间较多的孩子,眼轴增长确实比较慢,一年增长约0.3~0.5毫米,但在已发生近视的学生身上效果就不太明显。
这提示我们:户外活动时间干预应该尽早进行,在没有发生近视的儿童之前就应该开始。
小结
以上是我们“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一些结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如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用来衡量儿童近视发生发展哪个更精确?
始终不近视的儿童的眼生物参数如何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对眼轴长度的影响如何?
以及,我们传统的调节滞后的概念在近视发生前后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否对儿童近视存在交互作用影响?
以及最终近视的发生发展能否预测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我们课题组现在对数据完成了清理工作,也欢迎大家提建议,指问题,进行合作,共同探索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一些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一些预防或者控制对策。谢谢。
?李仕明博士详细介绍
医学博士、流行病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儿童近视的防治研究工作,致力于探索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和发生机制,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个儿童近视队列研究“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对临床常见近视干预进行了系统的循证医学研究评估。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眼科学组副主任委员、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年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美国《眼科医师》杂志评选出的“Top40Under40”,即“全球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眼科医师”。
版权声明
本文已经李仕明博士审阅并授权发布
编辑:秦飞霞、王元元;视频:肖盼
值班编辑:薛琪;监制:张玲
本文文字及视频版权归眼视光观察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欢迎其他平台转载
投稿/合作:Lynnzhang
.白癜风遮盖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