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今年10岁,就读三年级的她生性活泼好动,在上课时也安静不下来,常常与周围的同学说笑打闹。上课不专心的后果,导致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能拖就拖,能逃就逃,成绩也跟不上。由于成绩差,小芳渐渐变得不喜欢去学校,上学经常迟到,放学也不爱回家,人也渐渐孤僻了。父母对小芳束手无策,打骂都起不了作用,这边骂完,那边小芳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像小芳这样不听话,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常让父母头痛无奈。在专业医生看来,孩子的这些表现背后或许存在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原因,具体该怎么办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日开展了一项面对3-14岁儿童的综合“儿童身心发育评估”的项目,汇集医院心理科、营养科、口腔科、眼科、儿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就孩子个体差异而对症检查,包括:心理、智力、发育指标、营养素质方面作出专业的全面评估,让家长能及时及早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心理:“瓷男”、“玻璃心”,家长需反思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不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介绍说,像“瓷男”、“玻璃心”孩子很多见,心理脆弱,承受力差。该评估项目的专家之一、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少年心理行为研究室主任介绍,从临床接触的情况看,大概有20%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行为、情绪、注意力方面的,尤其注意力问题很多,还有多动症发病率也较高。根据此,儿童心理评估项目设置了:情绪、行为、注意力、智力四个方面。
营养:甜食吃多影响大脑功能
儿童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自父母,儿童自制力比较弱,对于好吃的食物通常不能自制,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常常给子女吃洋快餐、薯片,但这些食物里通常含较高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益,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进食规律。有的由于孩子过多食用甜食,使血糖升高,抑制食欲,不仅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骨折等危害。
另外,由于饮食结构等发生变化,临床上2型糖尿越来越明显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儿童患者,这种现象与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增加有关。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能吃、吃得越多就越好,虽然不少都是家中的独苗苗,呵护过度也不行。
医生提醒,家长应当注意糖尿病的警示征象,比如口渴,尿频,饥饿感增加,体重下降,缺乏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视力模糊或者呕吐和腹部疼痛,但以上症状Ⅱ型糖尿病儿童可以很轻微或根本没有。
视力:3岁前是视力发育关键期
视力问题也是不少家长关心的一个方面。省人民医院一位眼科医生表示,孩子3岁前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无论是视力的预防保健还是诊断治疗,都是越早越好。通常儿童的早期视力检查有近视、弱视和斜视三项,并最好在7岁前进行正确的早干预,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我们在临床的成人体检中,常会发现弱视、斜视等不少病例,都是未能在小时候及时发现并治疗的,”该眼科医生说,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作为家长还是多 医生还对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些行为提出纠正,比如为防太阳或贪靓,给孩子戴墨镜,儿童视网膜发育不全,墨镜的滤光镜片会改变视觉对颜色的判断,遮挡阳光,可导致孩子弱视;还有遮挡住孩子一只眼睛,让孩子单眼视物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弱视。
睡眠:晚上生长激素是白天的三倍
小学生、中学生学习负担重,连医院的医生们也深有体会,比如孩子视力受影响,经常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等。由于学习压力特别重,一些孩子晚上10点之后还在埋头赶作业,还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是面对社会激烈竞争不得不让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和学习班,侵占了孩子的正常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别以为缺觉,第二天或周末补上就行。
俗话说,“爱睡的孩子长得快”,儿童睡眠时间每日应为9-10小时。影响儿童长高的主要因素是生长激素,特别是在夜间入睡后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三倍。家长特别注意在周末与寒暑假时,不能纵容孩子晚上看动画片,玩游戏机到三更半夜,即使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其实长高效果远不如早睡早起,因为生长激素分泌是和外界自然时间相符的,并不是说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能长高。
母婴育儿小常识共享育儿知识与经验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