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治疗原则

家长必看一天N门网课,孩子视力怎么办权

在惠州生活,看「惠州新闻」

2月25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大专院校、中职学校3月份开展线上教育。(详情:定了!全省中小学下周一“开学”!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

“宅家”学习是远离病毒的好方法,

但家长陆续复工,

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

最担心什么事?

可能大家的答案都很统一:

怕孩子控制不好使用手机、

Pad、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既会伤眼睛又容易影响学习。

家长们担心的眼睛问题

我们先请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专家们

支支招↓

勿揉眼睛可减少经过眼睛传播的途径

1.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这些病毒接触到了粘膜,如眼部结膜、鼻黏膜、口腔粘膜,也可能进入人体内,感染新型肺炎。所以勿揉眼睛非常重要!

2.勤洗手可以减少经过手眼接触性传播。

遵循“20-20-20”法则

看书或者电脑20分钟后,要眺望20英尺(6米)处20秒,可以放松眼睛缓解疲劳。

1.美国眼视光学会提出的20-20-20法则,有效控制近距离用眼,是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引。

2.不能到户外活动,可以在阳台或自家院中多晒太阳。因为对近视预防真正起作用的是“户外的光照”,而不是“运动”。

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口与课桌边缘的距离保持一拳;一尺: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约33厘米);一寸:握笔时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保持一寸(约3.3厘米)。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1.少吃甜食,多吃含维生素A、蛋白质的食物。

2.每日充足睡眠,早睡早起,小学生每日休息10小时,初中生每日休息9小时。

戴角膜塑形镜的注意事项

1.摘戴角膜塑形镜前必须洗手,规范操作;

2.护理液必须每天更换,镜盒、吸棒需要定期消毒清洗;

3.出现感冒、发热、流涕等症状,或出现眼红、眼痛、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立即停戴,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专家介绍:

卓业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委员,广东省教育厅近视防控专家组组长。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为第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负责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

曾骏文教授,博士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主任,原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长期从事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全国卫生产业管理协会视光产业分会副会长,中残联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均为第二)。负责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眼科研究课题。

除此之外,

家长还应注意纠正孩子的用眼不良习惯:

√不要在吃饭、卧床的时候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

√读写的过程中应同时打开房间大灯和台灯,台灯要有足够和均匀的亮度及色温;

√书籍纸张应该避免精装的铜版纸,从而减少眩光的发生;

√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

√强调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该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尽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

除了视力问题,家长们还担心

手机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的问题

这几点建议小编与你分享!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引导孩子作出一些改变。

这些改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

跟孩子立一个手机使用“约法三章”

手机使用要全家约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执行。

和手机适度隔离有三个原则:学习时间手机要放在离孩子10米以外的固定位置,电脑网页要有白名单制度,白名单以外的链接要在休息娱乐时间才打开;下课时间作业优先,不完成作业,不接触手机;浏览手机看疫情的次数要有约定,比如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都不超过多少分钟,这一条对全家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请孩子暂时删掉容易沉迷的APP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自制力实在堪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居家的正常学习,晚不睡,早不起,每天的状态萎靡不振,那么,请一定和孩子沟通好,在家上课的这段时间,让孩子暂时把手机上令人分心的软件删掉!

尤其是面临着升学考试的考生们,别让一时的贪玩,酿出以后的眼泪。

帮孩子找点有难度的事情

有的家长很发愁:我家孩子手机上瘾!为什么会对手机这个小小的屏幕上瘾?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舒适圈”。

孩子玩手机入迷之后,对手机里各种应用门儿清,怎么看视频,怎么打游戏通关,哪个网站游戏多……他对这些非常擅长,非常精通。

拿起手机他就像一个掌控一切的将军,而放下手机他却会成为一个学习不好、没有特长的、被妈妈批评的孩子。 

因此,家长能做的最好的引导,就是帮孩子找到一些有挑战性的课余爱好,例如运动类,引导孩子打球、下棋、学武术等;艺术类,让他跟着教程学学跳舞、画画、摄影、设计......如果发现孩子做某项活动很开心,慢慢他就能摆脱对手机的依赖了。

这些兴趣不如单纯玩手机那么简单易操作,如果孩子愿意学,进步的空间非常大,挑战的难度会越来越高,但收获的能力也会与日俱增。

孩子多在这些有益的兴趣爱好上投入时间,家长放心,这笔时间投资很值得!

帮孩子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家长们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每天看手机上的信息流,有种信息爆炸的不适感——信息很多,知识也很多,但我该学些什么?孩子面对这样庞杂的内容时,也会有这种感觉。

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信息筛选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过多了解超出其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信息;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要教他们相信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不能对所有信息全信,要学会判断;对于正处于升学等关键时期的学子们,让他们知道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学会有条理、系统地学习,比碎片化地浏览要有效得多。

在停课不停学的状态下,网上学习资源浩瀚难穷,家长要指导孩子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系统性。

图片来源:pixabay

愿每个孩子都能做一名

合格的手机驾驭者,

因为有自制力的人

才能成为人生的主宰者!

你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lyz/1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