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治疗医院

粑粑麻麻看过来低浓度阿托品,儿童近视控

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专家门诊

给您权威参照

按新药已经在评审。

“再剖析一下低浓度阿托品的近视控制……”

我们先来看一下温州医科大学的黄锦海团队年发表在高影响力专业杂志——《Ophthalmology》上的文章:

EfficacyComparisonof16InterventionsforMyopiaControlinChildren:ANetworkMeta-analysis,ophthalmology,,(4):-.

对已论证过的16种儿童近视防控的方法的近视控制效率做了一个对比,对这些近视防控的方法做了一个“排序”(图1)。以眼轴变化对比(眼轴是近视进展观察的更良好的指标,眼轴增长越慢越好),按近视控制效果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高浓度阿托品

中浓度阿托品

低浓度阿托品

角膜塑形镜

周边离焦控制软镜

派仑西平

棱镜+双焦点组合镜

双焦点镜

周边离焦控制框镜

渐变多焦点镜

(之后的反而比普通框架镜还差)

软性隐形眼镜

RGP

欠矫正框架眼镜

而近视控制效果最好的前3位都是阿托品。

我们先来看看,阿托品是个什么鬼——

阿托品是一种古老的抗胆碱药物,主要作用是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因此过去主要用于内脏痉挛,如肾绞痛。

在眼科,主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以及儿童验光,特别是远视和内斜视的孩子,常用的浓度是1%。由于近视的发生被认为与过度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有关,因此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医生用阿托品治疗近视。

但是,由于阿托品除了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外,还有强大的扩瞳作用,因此也带来了视物模糊,畏光等副作用,因此临床使用上一直相对谨慎。

目前,我国药监局还没有批准生产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所以,目前是没有任何渠道能购买到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0.01%阿托品滴眼液药品。国内有一些医疗机构在自己配置0.01%的阿托品滴眼液做临床研究用(签售知情同意书,在医生的密切监控下使用的临床研究)。

所以,我们有必要再回顾一下有关阿托品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文献汇报:

一、阿托品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有效性

近年来比较有名的几篇有关阿托品近视控制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如表1:

表1近年来比较著名的几篇有关阿托品近视控制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阿托品控制近视的5年临床研究》(Five-YearClinicalTrialonAtropinefortheTreatmentofMyopia,简称ATOM)。目前做了2期的研究(分别为ATOM1和ATOM2)已经证实了阿托品的近视控制作用,图1。

图1阿托品控制近视的5年临床研究(ATOM1和ATOM2)

前2年,1.0%、0.5%、0.1%和0.01%浓度的阿托品的分别延缓近视的发展程度是80%、75%、70%和60%。

2年后停止用药,停药后,浓度越高的近视反弹、近视发展越快(表现为近视发展的斜率比未用药组还大)。然而,0.01%浓度的阿托品的近视反弹现象则不明显。

在停药的1年中,0.5%、0.1%和0.01%的阿托品组中,分别有68%、59%、24%的人近视进展超过了0.5D,让这些人再用0.01%阿托品继续治疗。

用0.01%阿托品的,5年近视进展不超过1.4D。

未用药的对照组,在2.5年时近视进展就1.4D了。

二、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于近视控制机理

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胆碱能M型受体(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多用于解除调节痉挛和散瞳等,具体控制近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什么是胆碱能M型受体?

胆碱能M型受体:毒蕈碱能模拟乙酰胆碱对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刺激作用。所以这些作用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相应的受体称为毒荤碱受体(M受体)。它的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都是M受体。当乙酰胆碱作用于这些受体时,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行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以及汗腺分泌的增加和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

目前认为阿托品并非通过放松调节的机制控制近视的,而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且由M1和M4受体介导,通过作用于M1和M4受体来实现。

证据:

鸟类的睫状肌是横纹肌,调节作用不受阿托品影响,但实验表明阿托品仍然可以有效控制小鸡近视模型的近视进展,所以阿托品控制近视不是因为其对调节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阿托品在抑制近视进展期间,巩膜的形态学变化比较明显,巩膜神经纤维层增厚,而软骨层变薄,所以认为阿托品是通过巩膜纤维层发挥控制近视作用。

三、阿托品控制近视可能的不良反应

阿托品浓度越高,近视控制效果越好,但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明显。按前述研究,低浓度阿托品(0.01%)在保持相对好的近视控制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耐受性较高。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

1、瞳孔散大、畏光和视近模糊

阿托品作用于瞳孔括约肌中的M受体,与之拮抗,使括约肌麻痹,瞳孔散大,畏光;阻断胆碱能神经对睫状肌的作用,造成调节麻痹,视近困难。浓度越高,这类症状越明显,研究发现0.02%的阿托品是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最高浓度,一般不会引起不适。

2、眼压变化

短期内使用阿托品无引起高眼压的风险。

3、停药后反弹

长期规律使用阿托品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增长,但停药后会有不同程度“反弹”,阿托品浓度越高,反弹越明显。而0.01%阿托品反弹不明显。(图2)

4、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光损伤

研究表明使用阿托品并不会造成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光损伤

5、过敏问题

ATOM研究中显示仅有小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发生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睑缘炎等问题,其中使用高浓度阿托品患病人数较多,低浓度阿托品则不会发生过敏性疾病。——注意,如果配药不当,如防腐剂或杂质过多会大幅增加过敏性结膜炎、接触性结膜炎的几率。

6、对睑板腺和泪膜的影响

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对睑板腺和泪膜有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低浓度阿托品的临床使用建议

目前国际上的经验一般推荐低浓度阿托品连续用2年,所以我建议在儿童近视发展较快的时期才应用。比如确实年龄低而近视度数高、近视进展快、或其他近视控制工具不合适或效果不好的情况使用。而且需要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有临床研究资质的医疗机构,在医生密切监控下使用。

五、低浓度阿托品的配制

浓度是指:药物重量/药剂总重的百分比。比如:0.01%浓度的阿托品就是指g的药剂中有0.01g的阿托品。

所以配制方法是:抽取0.5mg(即0.g)/1ml的硫酸阿托品注射剂(即是:这1ml中含有0.5mg重量的阿托品,而且假设药剂密度与水等同)加入到4ml人工泪液(从5ml的人工泪液滴眼剂中抽出1ml丢弃;而且假设其密度与水等同)中混匀即可得到0.01%阿托品滴眼液。

来验证一下浓度吧:

药物重量是:0.5mg=0.g

药剂总重是:1ml+4ml=5ml=5g(按水的密度1计算。)

浓度是:药物重量/药剂总重=0.g/5g=0.=0.01%

注意,这个计算过程的假设是:

0.5mg/1ml的硫酸阿托品注射剂密度与水等同的液体;

使用配剂的人工泪液的密度也是与水等同。

而实际上注射剂或人工泪液的密度都不会正好是1,所以自配的0.01%阿托品浓度会有一些误差,但很小。

如果要配置0.02%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怎么计算?

还是用0.5mg/1ml的硫酸阿托品注射剂配置,所以就是解方程:

药物重量/药剂总重=0./(X+1)=0.02%——X=0./0.-1=1.5(g),所以,配置方法就是:0.5mg/1ml的硫酸阿托品注射剂+加入到1.5ml(假设人工泪液密度是1)中混匀即可。

其他任意浓度可以自己计算。

临床研究认为,不引起明显瞳孔扩大和睫状肌麻痹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浓度上限是0.02%。有些使用0.01%阿托品后近视控制效果不佳的儿童可以尝试0.02%浓度。

有人问,这么好的药物为什么CFDA(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批?

在美国,一个新药要上市,从申报到上市平均时间是12年。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因为FDA要求这个药品在很多的临床实验中都要证明是有效、无害的。但是,如果这个实验的范围不够大,呈现效果的时间周期不够长,就会使得你没法确认这个药到底是好还是坏。就像有的老人牙齿特别不好、颜色发黄,原因是他们小的时候吃过一种药叫四环素造成的副作用。四环素还不是很坏的一种药,无非是让牙齿难看一点;还有一些药,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却又造成不可逆的恶果。所以,低浓度阿托品作为一个近视防控新药,CFDA对它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的。

最新消息

今年6月4日上午10:0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科学防控近视情况。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介绍《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相关情况时介绍到,可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来缓解近视,中国药监局正在评审,很快将在中国内地上市。

王宁利同时强调,指南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词是,一个近距离负荷,一个是户外活动。因此我们倡导从学龄前,从幼儿园开始,就户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户外活动最好是两小时,如果不行,你也不能低于一小时,同时强调做有效的户外活动。

已近视的要注意什么?还是要科学的用眼、科学的学习、参加户外活动、均衡的营养膳食、坚持做高质量的眼保健操。

链接

蓝光:七彩世界中的隐形杀手节日期间宅在家里看电影、追电视剧、刷手机,都是很美好的事情,可以让我们远离平日的喧嚣,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享受和放松。但是您知道么,长时间的盯着电子产品,有可能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按特定的比例混合形成了我们日常所见的白光,所以其实,我们每天是生活在一个七彩的世界中。人类认识世界90%依靠视觉,那你可知道这个七彩世界中无形的光线可能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损伤

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的蓝光

人眼就如同一个照相机,外界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投射到一个叫做视网膜的部位,这个部位是人眼的神经细胞所在的部位,就如同相机的底片,如果”底片“坏了,我们就看不到了,而且往往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强力杀手”是一直被忽略却杀伤力巨大的---蓝光,蓝光是波长为~nm的高能量可见光,它是自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同时它的波长使得它有能够直达视网膜,从而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人的眼睛中色素最多的位置叫做黄斑,它是决定视力好坏最主要的地方。

研究认为,蓝光危害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化学杀伤作用,其结果就是杀死视网膜黄斑区神经细胞;另一种是过量的高能蓝光进入人眼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过量的自由基会加速视网膜黄斑部和上皮细胞氧化,导致视觉细胞营养供应不良,最终导致视觉细胞死亡。

需要警惕的是由于儿童的视网膜黄斑对蓝光的吸收能力弱,透过的蓝光辐射量是成年人的两倍左右,所以蓝光辐射对儿童视网膜的危害更大。

来源

生活中常见的高能量蓝光的来源

令人堪忧的是高能短波蓝光随处可见,现代平板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荧光灯、液晶显示器等都是背景光源,通过强大的电子流激发的光源中含有异常的高能短波蓝光,这种高能短波蓝光已经成为IT族、学生的头号视力杀手。

尤其LED、电脑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这样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

美国年一项就成年人使用数码产品的研究报告显示:超过80%的人平均每天会有4~6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使用数码产品,从早到晚近距离观看相片、图像、文字、动画等,如此大的视觉负荷,迫使我们必须要重视对蓝光的防护。

预防

1

使用符合标准的照明产品

LED光源光谱中的蓝光波段存在一个很强的波峰,在全球能源紧缺忧虑逐步升高的背景下,LED照明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被广泛应用于指示、装饰,背光源及普通照明等领域。在日常使用的电脑,手机以及电视显示屏中也逐步展开应用。人们开始







































白癜风分型治疗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lyy/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