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家住汉川的5岁男孩小鹏一觉醒来,发现家里的门窗桌椅统统变成了双份,不由被吓哭。应声赶来的奶奶更是被眼前一幕吓坏,只见孙子的黑眼珠完全偏到了一边,眼睛里几乎只剩下了眼白。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杨汉清介绍,小鹏检查后,被确诊为斜视。原来,孩子的父母长期忙着做生意,怕孩子一个人无聊,专门买了最新款的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供孩子玩耍。
于是,小鹏从两岁开始就成了“手机一族”,3年来,几乎每天都会对着电子屏幕看动画片,玩游戏,已成习惯。“孩子斜视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有很大关系”。
扎了一个星期的针灸后,目前,小鹏的眼睛已基本恢复正常,但要彻底治愈,还需要治疗较长一段时间。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玩手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高科技产品的确能帮助到孩子的学习,可也在潜意识中偷走孩子的心。如何管教孩子玩手机,成了不少家长头疼的事儿。孩子为啥依赖手机?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家长还得先分析一下到底属于哪一类的,然后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第一类是社交型依赖
也就是手机通讯录里有两百个好友, 第一种
随便玩,给孩子买智能机,不限制孩子使用,只要孩子不在闯红灯的时候玩游戏,家长就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第二种随性管给孩子买智能机,根据场合、使用时间等等因素随性管,觉得像需要管的时候就管,觉得不需要管的时候就不管。
第三种软隔离给孩子买智能机,但是限制使用时间,时间到了即没收,或是不给钱买流量包。在非娱乐时间,孩子的智能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唯一还剩下的功能就是看时间。
第四种硬隔离不给孩子买手机,或是给孩子买一台黑白屏手机,只是为了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上孩子。
但是实际上,许多家长是四个阶段都经历过的,基本上是从第一种慢慢变成第四种。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家长招数不管用的原因?0-3岁
家长会因为孩子会玩电子产品而高兴。看见宝宝切水果比自己还快,而同龄的小伙伴还处在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于是家长感觉孩子终于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不禁止,还会教孩子一些一刀切多个水果的技巧。
3-6岁
家长会想,没时间陪他们玩,就让他们玩手机呗,反正孩子也没啥事干。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至少不会哭闹。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能排兵布阵用几个豌豆射手横扫一群僵尸了,家长忙着在群里抢红包,也没有心思去管孩子。
6-12岁
家长会进行有条件的管制。家长会想,孩子这么辛苦,学习之余玩玩没问题。偶尔看见网上说有孩子玩手机玩的倾家荡产,就会心里有些担忧,不过看着孩子这么听话,也就放心了
12-18岁
开始进行高条件的管制。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看见手机两眼发直,目瞪口呆,眼睛里的光比手机屏幕还亮。孩子在跟家长说话的时候越来越没有耐心,却愿意为了一件基本上没什么用的装备耐心刷机十几个小时。这个时候事情已经有些不可掌控了。
所以你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往往等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再去想办法,想着从源头上处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源头了。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等到有时间或者有精力来处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家长需要怎么做呢?
家长管教的十大方法!1.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
2.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