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北医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视光学组顾问谢培英
“眼睛”是对人体贡献最大的器官,我们主要是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的。我们的大脑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而视觉则高达83%。
近年来,学生近视率逐年攀高,相关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60%左右。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重视并且正确对待孩子的近视问题,以免让孩子终身戴上“酒瓶底”!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睫状体的收缩或舒张,从而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6、7岁以前,眼睛都是远视的状态,所以睫状肌长期处于不同幅度的收缩状态。在此期间,如果孩子眼睛常常超负荷工作,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将导致用眼疲劳,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而且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记住这3点,专家教你控制孩子近视!1.保持正确的姿势6、7岁正是孩子刚刚上学的年纪,孩子近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姿势的问题导致近视。谢培英教授提醒,孩子写字时一定要注意“一尺一拳一寸”的姿势,不要躺着、趴着看书,也不能在车上看书,这样对眼睛伤害很大,更容易加重近视。
2.防近视早睡很关键目前,眼科医生普遍认为,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的最主要原因,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其实也是近视的重要因素。不改变生活习惯,再加上治疗时断时续,近视只会越来越深。
在欧美国家,也许成人会过夜生活,但对孩子都会要求早睡。另外,国外已有专家提出,长时间光照与近视的形成也有很大关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早熄灯早睡觉,光照时间就可大大减少了。
3.试试角膜塑形矫正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可以考虑配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国际眼科专家普遍认可的一种新型青少年近视防治器械。硬质的塑形镜引导质软的角膜发生合理变形。
角膜塑形镜外表很像一般的隐形眼镜,使角膜按照医生设定的合理形状变形,以矫正近视、散光等问题。这种方式适合近视度数增长快,近视、散光屈光度数高,或有家族遗传的青少年使用。
谢培英,医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北医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视光学组顾问、卫生部近视眼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全国医学计量委员会委员、全国医用光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学会理事、亚洲分会主席、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同时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眼科杂志等编委。
她率先将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角膜塑形镜技术引进我国,是我国角膜接触镜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选择角膜塑形镜是因为它安全有效”
年年底,谢培英医院隐形眼镜中心主任,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美国视光医师关于角膜塑形镜的报道吸引了她。这是一种通过佩戴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改变角膜的曲率以矫正视力的方法,可以让近视人群白天不用佩戴任何眼镜也能拥有正常视力。
经过进一步交流和学习,谢培英对角膜塑形镜有了详细了解,并对之产生信心,她说:“那时,在国内矫治近视除框架眼镜和一般隐形眼镜,基本上没有其他方法。而国外视光医学界却在积极地研发普及新一代矫治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近视眼手术和非手术方法的角膜塑形镜。我选择了后者,因为它"安全",它"有效",矫正视力的同时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
谢培英:科学严谨验配,才能有效控制
谢教授强调,验配角膜塑形镜首先要由专业的视光医生对眼角膜的状态进行检查,确认佩戴者是否具备配戴条件,然后测量采集与眼睛相关的数据,如眼压、眼轴长、角膜地形图等,再根据这些参数为患者设计镜片,设计好的镜片还要试戴。一切妥帖无误后,才可以给出处方,向经过国监局发给合格证的生产厂家定做。收到镜片后还要安排专业人员教患者怎样摘戴和护理镜片,并约定复查时间。
直至目前,谢培英教授撰写了《临床接触镜学》、《中英日角膜接触镜词典》、《低视力学》、《眼视光医学检查和验配程序》、《图释圆锥角膜》、《现代角膜塑形学》、《角膜接触镜并发症及处理》、《软性角膜接触镜新技术新进展(第二版)》等专著十余部,并参编了《眼科学》、《中华眼科学》、《实用眼表病学》、《角膜接触镜学》等专业书籍,在国际和国内学会及学术杂志上发表眼视光专业论文余篇,多次参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用品,以及其它医疗器械的审评工作,标准制定工作。
特别提醒:1、谢培英教授出诊时间10月15号(星期六),11月12号(周六)、11月19号(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