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治疗医院

孩子生病,乱吃药不如不吃药乱用药是害不

补骨脂酊 http://m.39.net/pf/a_6086145.html

在每天接受的妈妈咨询中。

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宝宝生病后的咨询。

比如感冒了,发烧了,拉肚子了,流鼻涕了,咳嗽了怎么办。

说实话,我不是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对泌乳对辅食对睡眠没有我了解。

我对儿科也没有她们了解。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中国取消儿科专科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你看的很多医生都不是专业学儿科的。

而儿科又是最辛苦,医患关系最恶化的科室,所以业界有“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的说法。

因为眼科和外科你不懂,医生说啥就是啥,患者依从性高,收入也有保障。

而儿科就比较玄妙。

儿童在7岁前发病本来就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自愈性疾病。

也就是说大部分并不需要开药治疗。

但是父母个顶个的心急如焚,焦虑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你下一秒就让孩子不咳了,不烧了,不拉了,不哭了。

还有更脑洞大开的父母,孩子穿多出汗多,摩擦有枕秃,运动少睡不好,都来找医生。

每个病人只有几分钟时间,你要医生怎么和你解释这其实不是问题是你的科学素养有问题?

再说开药问题。

如果大部分都不开药,可想而知科室的任务,医生的奖金,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医院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不是财政完全拨款,你懂的。

万一有患者后面有什么问题你没开药是不是你的责任呢?

所以为了“面子里子”你都需要多少意思一下开点药。

而“灌药”的心理伤害成本只能孩子接着了。

有良心的开点安慰剂。

但是懂一些科普的妈妈却觉得你开的钙铁锌硒也是没良心的。

所以儿科医生无论好坏都是相对难做的。

所以妈妈们基于想要一个“定心丸”来问我是医院不?

我是很难回答的。

因为就“精神好不好”这一点,每个妈妈都有不同的判断。

我觉得孩子精神挺好的,你觉得很差。

我觉得孩子明显萎靡了,你觉得还可以啊。

所以网络问诊真的很难给你一句话去还是不去,这个责任你不能扔给我,也不能扔给医生背。

最熟悉了解孩子的还是你自己。

那种问了我一堆问题,我问孩子状态怎么样?说自己在上班老人家说不清楚的,我怎么又能清楚呢?

所以我们所应该具备的,是判断疾病的逻辑思维能力。

宝宝的这个问题是否属于疾病发展的正常过程?

还是异常?

然后决定是继医院。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基础的生理病理知识不具备,而导致的对正常身体反应当做疾病的过度治疗!

虽然我之前也发过一些相关科普,还是有很多父母不能明白疾病正常过程的道理,总是想一咳嗽就止咳,一发烧就退烧,一拉肚子就止泻。

其实都这都是非常错误的应对模式。

在自愈性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是正常的,必经的,不需要被干预的,此时乱吃药不如不吃药。

你担心孩子咳坏了,烧坏了,拉坏了。

而其实这是孩子自己将病毒排出体外或者抑制病菌的过程,人为干预并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因为滥用药物,有可能加重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自身免疫力不能得到锻炼。

那么发病后人体的反应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根据BBC纪录片《人体的奥秘》整理的一个介绍,大家可以补上基础生理病理的缺口,为以后孩子生病不再过度干预做一些科学储备。

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一个3岁小男孩罗恩免疫系统从接触了病毒到发病到疾病进展到痊愈的过程。

初遇病毒--发烧

外出玩耍时罗恩接触了流感病毒

病毒通过飞沫、手部接触

从罗恩的鼻腔进入体内。

可是让小罗恩感觉不适的不是病毒,

而是自身的免疫系统。

这是免疫系统对病毒入侵做出的正常反应!

如果病毒入侵身体的免疫系统完全无感

才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图片来源:BBC

37℃的人体的正常体温

也是最适合病毒繁殖的最合适温度。

所以为了阻碍病毒繁殖,

孩子的免疫系统会升高体温,

以此来减慢病毒复制的速度。

这就是--发烧!

是个好的症状,而非疾病哦!

图片来源:BBC

如果宝宝在发热期间并没有难受,

甚至吃和玩都正常

是没有必要给孩子退热药物的!

当孩子精神好的时候,急于退热,

其实就是在给病毒提供加速自我复制的机会。

而有的孩子会通过睡觉,频繁哺乳

来增加自己对抗病毒的能力

也不是坏的事情

家长只需要和“昏迷”做好区分就行

家长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很差比如烦躁不安

还是要及时给与退烧药物

退烧药并没有对抗感染的作用但是可以让孩子舒服一些。

哺乳的妈妈在这个阶段可以多哺乳

不仅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援军---免疫物质

还可以增加好消化的营养支持

并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比较安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注意不要叠加使用!

物理降温仅限孩子愿意接受且喜欢的时候,比如温水浴,与妈妈的肌肤接触(墙裂推荐!),但是孩子如果正在睡觉和不愿意接受不应该进行。

在孩子寒战期要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物,但一旦过了寒颤期进入发热期就不要再捂汗,而需要适当减少衣物,避免散热不畅引起体温不降。

避免使用容易过敏且无明确效果的退热贴和不科学的酒精擦浴。

如果孩子不满3个月,需要立即就医,需要排除严重疾病导致的发烧。

免疫系统的反击--发烧

体温升高后病毒的复制开始减缓

而罗恩的免疫系统也开始组织力量反击

罗恩的免疫系统首先派出单核巨噬细胞

最快到达感染现场

图片来源:BBC

流感病毒最开始侵入上皮细胞,

在体内大量地复制。

为了减少复制,

单核巨噬细胞去吞噬病毒。

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的身体里面复制得非常慢。

这样一来,

就减少了病毒量。

图片来源:BBC

巨噬细胞到达现场清理病毒

图片来源:BBC

战斗的升级-流鼻涕

吞噬病毒的巨噬细胞2~3天就会凋亡,

自我毁灭。

鼻涕是巨噬细胞和病毒战斗的尸体,

这时候,鼻涕形成。

所以民间也有

“流鼻涕是排毒,就快好了”的说法

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当孩子出现先发热后鼻涕是正常的生病的过程

并不是需要马上制止的行为

图片来源:BBC

曾经被很多儿科医生开来治疗感冒流鼻涕的药物是:艾畅!

几乎每个感冒流鼻涕咳嗽的孩子都会被开这种药物。

但是这种药物的主要起效成为:伪麻黄碱。

伪麻黄碱能刺激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导致鼻粘膜血管收缩,从而减轻鼻塞症状。

所以看起来表面现象是:孩子不流鼻涕了,感冒好了。

但是实际情况是:鼻粘膜血管收缩,导致吞噬细胞无法通过体液(鼻涕)到达感染现场。鼻涕确实少了,但是巨噬细胞也无法发挥作用了,病毒还在继续复制。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用药物去干预了孩子的病情,而不是帮助了孩子的免疫系统。

孩子无法拒绝,但是却已经被伤害。

同时,伪麻黄碱还是一种神经兴奋剂,可能导致失眠、焦躁、兴奋、眩晕、焦虑等问题。

在美国并不建议用于婴幼儿。

后来大家都知道裴医生写了一篇《艾畅,因爱而生》这个强生生产的药物停产了,但是依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含有伪麻黄碱的各种中西医合璧药物大行其道,动辄医生就给你开含有这种药物的中西药。让妈妈防不胜防。

不是艾畅不能吃就吃其他的,而是你需要了解疾病的过程,然后决定用哪种干预方式。

也有妈妈问了,那孩子流鼻涕堵塞鼻腔,十分难受,甚至呼吸都不畅了,难道不用管?

我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喷或者滴药用盐水滴剂或者喷雾(药店购买,不是自己配兑),效果也是不错的,而且价格便宜。下次有机会专门推文,这几天米其流鼻涕很严重,我们使用了喷雾,效果也很好。

激烈的战斗--咳嗽

免疫系统和病毒的战斗一直胶着

首批冲锋战士吞噬细胞不敌病毒

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只有一道防线

免疫系统派出了核心尖端部队:淋巴细胞

骁勇善战的淋巴细胞可比巨噬细胞霸气

一出场就带着杀气

细菌病毒和已经被感染了的自体细胞都会被清理

在战斗中这是常见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图片来源:BBC

连气管处被感染的细胞也会被一并清理

这就会出现咽喉肿痛。

这个阶段的罗恩更难受了,

不停地咳嗽、嗓子疼。

图片来源:BBC

咳嗽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

鼻涕可以通过喷嚏或者擤鼻涕的方式排出体外,

但附着在气管和肺上的吞噬细胞自杀后形成的粘液,

也就是痰,

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的。

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个原理,

会急着给宝宝「止咳」。

而盲目止咳会阻止这种机制,

痰液堆积在气管上让宝宝更加难受。

有的咳嗽会持续较久,

甚至一个多月,

但是如果不咳嗽的时候孩子精神状态正常,

并不需要担心。

而持续的剧烈的咳嗽并伴有发烧

则需要及时排除百日咳、

严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收尾的战斗---免疫系统的胜利

经历了前面的战斗之后,

在流感病毒入侵其他细胞劫持细胞核之前,

「Y型」抗体姗姗来迟却犹如灭霸的响指

比起一个个消灭流感病毒低效率

Y型抗体不仅能识别流感病毒并召唤免疫细胞吞噬,

还可以把流感病毒全部粘合在一起。

图片来源:BBC

这样一来,

这些病毒就容易被吞噬细胞等吞噬,

从而起到消灭病毒的效果。

图片来源:BBC

经过了自身免疫系统的一系列战斗,

一周后罗恩宝宝终于痊愈,

又活蹦乱跳啦!

图片来源:BBC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免疫系统敌不过病毒,才需要干预。

而绝大多数孩子的免疫系统往往没有来得及锻炼,就被父母的用药阻断,从而无法得到提升,变成了一生病不挂水吃药就扛不过去的病秧子。

目前在医学界已知的是:在身体对抗流感病毒的时候,并没有有效的、能够直接消灭流感病毒的药物(更别提保健品和食品),我们全都要依赖孩子的免疫系统。

对免疫系统还有点蒙擦擦?

点视频让今天又博学

其实我已经发过很多遍了:

那么妈妈们可能要问是:如何减轻孩子生病时的痛苦并缩短病程,如何判断去看医生的时机?

1、并没有高级别证据证明某些保健品或药品可以做到增强免疫力;

2、还在哺乳期的孩子持续哺乳是缩短病程的最好选择;

3、不要干扰孩子的休息,更不要为了灌无谓的退热药止咳药而过多消耗孩子的体力甚至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当你了解了足够多的知识,并进行了评估后仍然觉得孩子需要看医生时。

孩子出现你不能处理的情况,比如面色紫绀,呼吸困难(鼻涕堵塞不算),昏迷、喷射性呕吐,并发其它症状等。

5、生病期间孩子食欲降低也是一种保护反应,不让胃肠道负担加大影响免疫系统的战斗,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做好营养支持不需要靠强迫进食完成。

6、符合孩子发病正常病程的过程不应该被干预,可以做适当的支持让孩子更轻松,但是此时乱用抗生素激素是害不是爱!除了降低了免疫系统的能力,增加了细菌病毒的复制,阻断了自身免疫的发展,还让孩子恐惧吃药,害怕生病,全家焦虑!

参考资料:BBC纪录片《人体的奥秘》

你关心的0-3岁宝宝养育问题基本上我都写过,请在子菜单右下角搜关键词即可找到对应文章。

不要再问我怎么办,要不要看医生,如果你看完上面的内容再三研读与群里妈妈切磋,甚至收藏了经常看,还是无法判断,可能我也无法替你判断。最了解孩子状态的,应该是你!

预约我的免费门诊点击蓝字:IBCLC门诊:当妈妈的信心被蹂躏时,我的心在滴血!

王宛男

男友们,心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lyy/12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