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治疗医院

针刺对弱视很有效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www.bdfyy999.com/

针刺对弱视很有效

山西洪洞县/蔡晓刚

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9、达不到正常者称为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儿童眼病之一。多发生于高度屈光不正而未能及时配戴适宜眼镜的情况下,可发生于一眼或双眼,不论远视、近视及散光者均可发生,儿童尤以远视性质的屈光不正者多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震颤、斜视、对眼、看东西歪头眯眼、没有立体感、眼手协调差、眼睛不随人或物体转动,伴有远视、散光等一组综合症候群。

弱视是视网膜神经细胞、视觉传导通路甚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发育障碍的严重眼病。

其对患儿的最大危害不仅只是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不能通过手术、药物和戴眼镜等传统方法矫正和治疗,而且患者会因为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而导致空间感、物像的细节、距离感有缺失,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

长此以往,若一眼弱视的话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甚至完全失明,造成终身“视力残障”。弱视需要与屈光不正、斜视、近视以及其他眼部病变的相似症状进行鉴别。弱视当属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小儿青盲症”等范畴。

早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目青盲候》中就有“眼无障翳,而不见物,谓之盲”的记载。年刘光耀先生著《眼科金镜·盲》言:“症之初起不痛不痒,不红不肿,如无症状,只是不能睹物,盲瞽日久,父母不知为盲。”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只有肝血充盈则视物精明,能辨五色。肾为先天之本、主水,为阴阳之脏,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精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的阴阳平衡,精气充沛,才能髓海丰满,目光敏锐。若肝血亏损,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睛不明而弱视。正如张景岳所说:“肝肾之气足则目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则目昏蒙眩晕。”

取穴

上下眼眶、臂臑、光明、三阴交。

操作

令患者取仰卧位,双眼自然闭合,将上下眼眶处常规消毒后,术者手持皮肤针使用腕力较轻、冲力也小的手法,从睛明穴开始沿上眼眶由内向外至瞳子髎穴,接着再从睛明穴开始沿下眼眶由内向外至瞳子髎穴叩打,以患者稍有疼痛感、术者视之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术毕据患者个体胖瘦、高矮取一次性针灸针分别直刺臂臑、光明、三阴交适当深度,施以小幅度缓慢捻转手法约1分钟,留针20分钟,再如前捻针后起针。每日一次,连续针刺5天休息2天,20次一疗程。

方中上下眼眶采取皮肤针叩打可以通过皮肤的神经自我调节作用,激发眼周经络功能的双向调节从而改善局部的微循环。

三阴交乃足三阴经气血物质交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功效。

臂臑乃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穴,此四条阳经皆通于目,与眼部疾患关系密切,针刺臂臑可通过经脉循行促使气血流畅,眼部得养而清亮。

有人通过对弱视的患者针刺臂臑穴前后的视力、M通道脑力影像缺损、视觉电生理(P-VEP)变化的研究发现:针刺臂臑穴能够提高弱视患者视觉通路的传导性。又有研究证明:针刺臂臑穴和太阳穴可明显改善单眼剥夺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时和振幅,针刺臂臑穴对于视功能障碍者的功能康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光明系胆经之络穴,别走足厥阴肝经,有清肝明目之功。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认为:“目归属于肝,肝的功能失常往往反映于目,如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明;肝阴不足,则两眼干涩;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吊等。”由此可见,调肝为治疗眼疾的根本,而肝与胆相为表里,肝经分布内连目系,光明穴是胆经之络穴,络肝经,胆经又起于目外眦。因此,眼疾常常是肝胆同治。取用光明即是肝胆同治之法。

该法能明显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蔡晓刚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zlyy/11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