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疏导与激励
自东海之滨至彩云之南,余公里西行,跨越千山万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号召,连续三年,一批又一批医院的医护志愿者走过这段远途,只为云南迪庆山区贫困儿童能得到更全面专业的医疗诊治、健康成长。
近日,在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牵头组织下,由医院心内科、心外科、心超、骨科、眼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和医务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儿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再次出发,续写“沪迪情”的新章:为6所当地学校的名孩子提供了医护检查。医疗援滇,更关键的在于人才培养。此行,医院两位新生儿科医护志愿者对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新生儿急救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首度介入更充分推进了由“输血”向“造血”扶贫新模式的转变。
漫漫3年路,凭着不断优化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无私奉献的辛勤汗水,儿科人家国天下的理想情怀,已在横断山脉落地开花。
深入山区,医疗援助迪庆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偏远,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崎岖的山路挡住了患病孩子的就医路,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由于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甚至成为生命的威胁。
“偏远山区的孩子更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诊治。”怀着这样的初心,医护人员穿越多公里传递爱与希望。初到高原,克服高原反应是要跨过的第一道坎。不能像在上海一样快步走,爬三层楼梯都要喘上好一会儿,嘴唇发绀、头痛头胀是普遍症状,更不敢轻易洗澡,半夜因呼吸困难而频频醒来。那几日,氧气瓶成为志愿者们的生活必需品。可想到期盼已久的孩子们,志愿者们缺氧不缺精神,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
医疗队兵分三路,两组深入山区为孩子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眼科和骨科筛查。最远的一组翻山越岭,一天驱车八小时往返于滇川边界的德钦县霞若村,山路艰险,落石飞溅。筛查量最多的一组单日筛查了名儿童,心血管团队的医生人均听诊量高达余人/日,长时间戴着听诊器导致医生们的耳廓红肿、疼痛,这样医院的数倍之多。但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所有志愿者都忘却了疲劳,发挥自己精准的医疗技术,确保不遗漏一个可疑病患。
7个月的余顺康在此次筛查中被查出患有复杂先心病法洛氏四联症,4岁10个月的李佳合则查出患有三尖瓣下移畸形。此前,他们的家人并不知道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据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心脏监护室主任叶明介绍,有些复杂先心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家长不易察觉,但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容易疲劳,活动量降低等,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因而早期手术治疗会给孩子带来很好的预后。
叶明进一步解释道:“就医院目前的技术水平,99%的先心病患儿是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康复的。然而,偏远地区缺医少药,儿童疾病筛查远远不到位,更多时候可治愈的先心病,由于延误诊断可能会最终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身为医者,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获得最好的疗效和预后。”
除了强大的心血管科团队,志愿者服务队中还有眼科和骨科专家。德钦县幼儿园中三班的藏族女孩次仁拉措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是个奇怪的同学,总是歪着脖子,还会突然翻白眼,老师对这个“不认真”看黑板的学生十分无奈,母亲对此也同样焦虑。次仁拉措1医院检查并未查出病因,2岁时去大理看病,医生也说一切正常。这次在眼科和骨科专家的会诊下,最终确诊次仁拉措是因为右眼上斜肌麻痹而导致的斜视,又由斜视进一步引发斜颈。“这样的病例只要制定完善的斜视手术方案,可以很好的改善注视性质使代偿头位消失,恢复一定程度的双眼视觉功能,同时斜颈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若是不尽早手术治疗,孩子的视力会越来越差,斜视斜颈的程度也会加重。”医院眼科医生钱晨表示,尽早接受斜视治疗,还将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医护人员一边吸着氧,一边给名孩子做了筛查,其中,诊治出心脏阳性者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肌炎、三尖瓣下移畸形等。骨科阳性者32例,眼科阳性者49例。
从“输血”到“造血”,深度智援迪庆
医院与云南的合作有着深远的渊源。年9月,医院积极响应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牵头发起的“关爱香格里拉困难先心病儿童特别行动”,医护志愿者们首次前往云南迪庆,完成了香格里拉市名孩子的先心病筛查,及时做出了手术方案,并在年11月完成手术。年6月,在原有先心病筛查及手术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眼科和骨科筛查。从年9月至年11月,“儿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两年免费为香格里拉市的幼儿园、小学学生共计人进行筛查,最终将符合手术救助条件的30位患儿接至上海接受了慈善手术。
当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杨雪灵出现在医院骨科医生宋君的面前时脸上满是笑容,雪灵身患巨指症,父母先后带她去昆明和北京三次就医,但治疗效果始终不很理想,在她已经失去治疗信心时,年她遇到了“儿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骨科志愿者马瑞雪医生告知雪灵可以通过手术帮助她恢复功能并美化手部外形时,女孩喜极而泣。年8月,宋君在上海为雪灵做了第一期手术。这次宋君来到云南,雪灵和母亲早早地带着X光片守候在独克宗小学门口,“这类疑难杂症我们香格里拉当地无法治疗,以前都乘着飞机去看病,这次医院的医生又来家门口帮孩子们看病,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仔细检查后,宋君觉得雪灵恢复得很理想,并安排了第二期手术。
9岁的虎跳峡镇男孩陈建全原本内向,来上海接受了斜视和先心病手术后,他不但恢复健康而且变得阳光自信了。像雪灵和陈建全一样术后痊愈的患儿康复回到家乡,避免了更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发生。看到孩子们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回到学校学习生活,更加坚定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和“儿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继续开展这项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爱心行动。
三年来,医院的援迪工作计划不断变化、层层推进,计划的提出者是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傅丽丽,她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医疗扶贫工作的重心由“救济”转变为“增能”,如何积极协助受助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达成“自我造血”的长远目标,为儿科医疗团队离开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去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调研时,他们发现香格里拉市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是全国死亡率的两倍,这让傅丽丽心情沉重。于是今年第三批志愿者队伍中多了两位新生儿科医护志愿者的身影。两组队员前往德钦县筛查的同时,第三组新生儿科医护志愿者留在了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张蓉用三天时间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和操作的全院培训,新生儿科护士姚莉莉对护士进行了“新生儿光疗护理”和“新生儿硬肿症”的讲课,还开展了桡动脉穿刺抽血新技术的培训。“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的年分娩量占迪庆州分娩量的1/4左右,现有逐渐增加趋势,因而他们应做好基本妇幼保健工作,并医院妇幼保健工作的责任。可着重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确保危重新生儿出生时得到正确及时救治,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张蓉对培训感触很深。
医疗援迪,关键在人才培养。在三年的援助过程中,傅丽丽始终为输血式医疗援助提升为自我造血而努力,希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此次支援活动最后一天,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与医院远程医疗正式连线开通,由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捐赠的白玉兰远程医疗系统将实现医院对香格里市妇幼保健院的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查房和远程教学。“即使远在雪域高原,也能共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促进香格里拉地区儿科诊疗和儿童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傅丽丽由衷地表示。
医院社工部是民政部启动的“牵手计划”的首批援派单位,援派的医务社会工者也出现在志愿者队伍中,这将为傅丽丽探索医疗扶贫工作新模式发挥更大的效力。医疗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协助当地探索如何在困境中引发更积极、有效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而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在筛查过程中,社工也会对诊断阳性的孩子做一些心理安抚,并对其他孩子开展防止性侵害及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教育活动。
在前期3年探索的基础上,傅丽丽心中已规划出新的蓝图:希望到年基本形成以受助地区政府主导与当地医疗团队参与相结合的医疗扶贫发展新模式,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推动“输血式”扶贫向“增能型”扶贫转化。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促使当地医疗团队主动加入到医疗扶贫工作中,从而锻炼受助方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自我行动能力和自我负责的精神,形成长效“造血”机制,从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群众受惠。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谢霄设计:谢霄
投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