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大健康近日获悉,经医联证实,未来医生(原企鹅杏仁)已并入医联集团,医联与未来医生CEO王仕锐继续担任集团CEO,原未来医生总裁马丁任医联集团副总裁,分管未来医生事业部。
从企鹅医生、杏仁医生合并而成的未来医生,到创业7年的医联,业务覆盖了在线疾病管理全流程、服务基层的全科诊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消费医疗类的口腔/眼科诊所,以及服务医生多点执业的日间手术中心等。
这也意味着,未来医生并入后的医联集团,既有线上疾病管理平台,又有线下遍及全国16个城市的全科诊所、专科中心、手术中心和企业医务室等,全流程医疗服务的场景更加丰富,集结医疗供给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明星创业项目,医联一路走来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曾多次完成上亿元的巨额融资。据媒体报道,医联未曾披露的一轮融资是,中国生物制药于去年向医联出资5.1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生去年投资医联时,医联估值已高达40亿美元。
随着此次未来医生并入医联,这个“新巨头”公司的估值预计将进一步“水涨船高”。
医联集团为何在此时将未来医生并入,背后有哪些布局考量?业务将有哪些协同和配合?展望未来,医联集团希望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要回归到医联过往的发展轨迹,深刻理解其战略布局,以及其所强调的严肃医疗生态版图。
整合学科资源,去往疾病管理的深水区“目前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同质化挺严重的,但医联在三四年前就有了要坐‘冷板凳’的思考,也坚决地做了一些‘冷板凳’的工作。”在去年年底参加的亚布力青年论坛第六届创新年会上,王仕锐直言,医联不想在咨询问诊这个层面去做竞争,而是想往服务模式更深、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的“深水区”里走。
基于这样的判断,医联抓住了疾病管理这个核心,从年开设感染科,启动自主研发的丙肝患者管理体系,到眼下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妇科、精神心理、皮肤科、消化、神经、中医等多个病种。
医院首诊后,扫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