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原标题:“转型之王”光正集团七年来“白折腾”?持续跨界并购,扣非净利一直为负见习记者林坚记者陈锋北京报道光正集团(.SZ)转型之路又迎挫折。8月24日,光正集团发布年中报称,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止盈转亏,亏损约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万元,同比下降.84%,营业收入约为3.12亿元,同比下降50.88%,基本每股亏损0.02元,同比下降%。对于业绩变动,光正集团解释称,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停诊的情况,并且在复诊后采取预约、限流等防疫措施,整体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出现大幅下滑。光正集团在“受疫情影响,本年度公司各板块收入、净利润较上年都有所下降”的前提下预计,公司在年1月至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万元至万元,同比下降83.40%至75.11%。报告发出次日,光正集团股市开盘价为12.36元/股,收盘价为12.38元/股,涨跌不明显。但从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光正集团近几年的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钢结构工程出身的光正集团,因业绩不佳,早年转型能源领域,但收获有限,如今跨界眼科,又被“冷水浇头”。寄予厚望却领尝失望两次,光正集团“前路蒙阴”。收购标的业绩承诺之难在正医院以前,光正集团连续七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值,年至年分别为-2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81万元。图为光正集团七年的扣非净利润变化情况回顾转型时长,光正集团用了两年。年5月10日,光正集团宣布以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市盈率的价格收购民营眼科三甲新视界眼科51%的股份;年7月31日,光正集团收购新视界眼科剩余的49%股权,宣布进军“大健康”领域;年3月20日,光正集团完成对新视界眼科的资产过户,交易金额为7.4亿元,五个月之后,新视界眼科创始人林春光辞去相关职务。收购新世界眼科,让光正集团实现扭亏为盈。截至年底,该公司医疗板块营业收入8.38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超过六成。就收购一事,新视界眼科创始人林春光指出,面对中国眼科广袤的市场空间,新视界眼科思考的是借力资本加快发展速度,并为长期跟随的骨干谋求资本红利。他在《致新视界眼科员工的内部信》中称,“曾经为了品牌独立性,我们谢绝了行业龙头的高价要约,为了实体的夯实,我们谢绝了医疗界重磅投资机构的橄榄枝,最终选择了与光正集团合作”。数据显示,新视界眼科在收购前的年、年在主营业务上毛利率分别为44.08%和46.78%,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正因如此,光正集团的收购在外界看来更像是“新视界眼科借壳光正集团”。彼时光正集团的确看似“咬下一块肥肉”。新视界眼科承诺,被收购后自身年、年、年的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亿元、1.32亿元和1.52亿元。但新视界眼科被收购后的第二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具体来看,年度,该公司实现业绩承诺,当年净利润达1.16亿元,业绩承诺实现比例为.19%。年,其实际净利润仅为1.31亿元,业绩承诺实现比例为98.90%。进入年,光正集团业绩差强人意。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万元,同比下降.84%,营业收入约为3.12亿元,同比下降50.88%,基本每股亏损0.02元,同比下降%。目前,该公司眼科医疗业务的收入与盈利已在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中报指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光正集团眼科业务在第一季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防疫要求,存在阶段性停诊的情况,并且在复诊后采取预约、限流等防疫措施,整体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出现大幅下滑。中报还称,公司根据目前的综合情况估算,参照往年度业绩实现情况,预计眼科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利润情况无法满足《业绩承诺协议》的约定,存在重组业绩无法完全实现的风险。为此,光正集团表示,在此情况下,公司管理团队积极配合当地主管机构防疫抗疫,争取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并加大线上投入,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ysxg/1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