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7月23日,医院托管诊疗工作正式启动5周年的日子。
来看一组数据:
托管前,医院的日均门诊量在至人次。
托管后,医院门诊量持续迅猛增长,年人次,年人次,年人次,年人次,年人次,住院人数由年的
人次提升至人次,手术量由年的例跃升至年例。
5年时间,托管10年期过半,医院秉承“三年打基础,三年求发展,三年上水平”发展思路,医院先进的儿科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医院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切实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众多患者切实得到及时满意的诊治。
北京专家家门口坐诊,百姓尽享健康“红利”
“医院看过,因为孩子弱视斜视,越大了越不好恢复,这一天来回紧紧张张的。后来,无医院眼科樊主任在这儿,我们就赶紧过来了,离家这么近就能享受这么专业的服务,挺幸运、挺好的,真是赶上好时代了!”一位患儿妈妈如是说。
医院托管医院后,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使急危重症患儿得到及时、高水平的救治。时间的列车驶回年3月24日凌晨,医院收治了一名4岁的腹痛患儿。患儿进入病房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经抢救确诊,病情为暴发性坏死性胰腺炎。这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病症,由于病情极其危重,进展极其迅速,转往北京医治已来不及。患儿急需血液净化及血浆置换治疗,院长田剑马上联系医院,医院院长倪鑫迅速指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力抢救患儿生命。
“患儿需要深静脉置管,但医院还没有开展此项技术,也没有穿刺所需物品,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刘晖携带所需物品,以最快速度从北京赶到保定。孩子需要血液透析,但全保定没有合适的血液透析机,医院肾内科主任、护士长,亲自带着北京的设备到保定安装调试好。北京专家全力以赴救治患儿,有的专家甚至上午会诊完患儿后回北京工作,听说患儿情况不稳定,晚上又坐火车赶回保定看望患儿。”田剑说。
这次抢救,开创医院建院以来数个第一:第一例在北京专家指导下确诊救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儿;第一例与北京专家团队共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儿;第一例在北京专家指导下开展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第一例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血液滤过患儿……
在田剑看来,托管这条路走对了。托管以来,医院医疗技术及患者服务水平均提升迅猛,更好地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就医需求,让患者不必跑北京,也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医疗帮助。
北京专家“传帮带”,保定医生学“真经”
年7月13日,一场特殊的“双向”医院手术室举行。医院部分领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杰和副主任医师、帮扶专家郝津生。
郝津生既是考核老师,也是被考核对象。由他和其他北京专家观摩,对医院耳鼻喉科年轻骨干医生聂雷主刀进行手术能力测试,同时作为带教老师和专家,郝津生也接受院领导对他开展“传帮带”效果的测评。
经过带教工作汇报及现场测评考核,聂雷顺利通过专家们的手术测试和现场测评。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北京专家郝津生系统规范的带教让聂雷技术水平提升很快,已经具备了在相关专业部分疑难手术中独当一面的能力。
像聂雷这样的成长案例是北京专家对医院进行“传帮带”的缩影。各科室技术骨干在北京专家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帮助下,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医院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托管模式能够真正做到“传帮带”,提升医院医疗水平。“托管不只是北京的专家来保定出门诊,更重要的是来传授技术,我们希望把更多出门诊的机会交给本地医生。”田剑介绍,“由医院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医生的专长制定发展方向,与北京专家商量确定后,由北京专家通过查房、讲课、手术带教等方式进行指导,然后进行考核。通过一套落实系统,确保真正把技术留下来。”
“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制度带过来,医院的专家们先来讲授先进理念,然后参照医院的相关制度,由保定的工作人员根据本地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北京专家审定后,才能执行。北京经验是指导、参与,而不是照搬。”田剑说。
实施托管以来,医院专家近人次到医院,出诊、会诊、查房,开展手术和授课已成常态。他们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传帮带”,医院技术水平整体快速提升。仅年,医院派出专家人次,从学科建设、医疗技术、人才培养、业务培训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实施“传帮带”。在医院专家的协助下,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余项,其中急性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治疗、肝脏穿刺活检术、牙髓血管再生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保定市此类项目的空白,内分泌科诊断出一例全国甚至在全世界极为罕见的Floating-Harbor综合征。
医院学科发展也向前迈了一大步。托管前,医院没有专业划分,只能收治一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遇到急危重症患儿,大多需要转院或送到北京、医院救治。托管后,医院新增内科特色专业门诊10个,外科特色专业门诊8个,其他专业门诊10个,住院部专业病区15个,医院没有学科划分的历史,填补了保定市没有儿科专业门诊、专业病房的空白。
肿瘤血液两病区落地,患儿不再“一床难求”
山西大同刘先生的儿子16个月时,被查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到北京求医没有床位。“孩子的病等不起,经过打听,我带着孩子来到保定,当时孩子情况已经很危险了。这里的医生认真负责,就医环境也不错,又有北京专家定期来,比在北京看病好太多了。”刘先生说。
在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保定病区,刘先生的孩子经过前期治疗,已经成功手术,恢复效果理想。
田剑介绍,年1月、年10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保定病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保定病区相继落户医院。从医疗技术到科室管理,从诊治规范到学科发展,医院血液、肿瘤专家团队长期在保定帮扶,保证京保病区同一诊治规范、统一调配医疗资源,推广先进前沿技术及管理理念,与其他多学科间开展紧密协作,持续提升保定病区整体救治水平,北京专家及时参与疑难重症患儿诊治,有力保障患儿就医质量及安全,造福本地血液肿瘤疾病患儿,也促进了京保医疗深度协作。
今年疫情期间,许多京外患儿进京就医受阻,医院肿瘤外科与保定病区精准对接,积极引导患儿到保定就医,仅春节期间,就有10余名河南患儿在保定病区接受京保专家的医疗服务。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保定病区全力以赴应对抗击疫情阻击战。春节前后,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和家长在血液科病区与医护人员一起度过春节。医院血液肿瘤科专家郑胡镛和保定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患儿家长看到在这个非常时期,北京专家还能亲自到床头查房并送上祝福,极大增强了治疗的信心。
“目前,血液肿瘤科年门诊量达余人,平均年住院量余人。在年疫情期间,科室接诊从北京转诊血液肿瘤患儿40余人次,其中新诊断血液肿瘤患儿10例。这些血液肿瘤患儿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肿瘤外科年门诊诊治患者人次,收入院患者人次,其中河北省外患者人次,占64.4%,河北省以内保定地区以外患者人次、占22.6%。也就是说,保定地区以外患者人次、占入院患者的87.03%。”田剑如数家珍。
医院托管以来,我市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大病也实现了“家门口医疗”,健康生活着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画卷,
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精彩华章。
过去5年,医院书写精彩,
未来5年,医院续写辉煌……
来源/保定日报
往期精彩回顾医院关于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公告
下载医院APP小程序,一站式看诊全新上线
挂号又添生力军!自助机挂号,真的不用排长队!
速来围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