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三伏天注意预防小儿患肠胃型感
夏天气候酷热,特别到了伏天,暑热还挟有湿邪,又热又闷,人体内在环境与冬季不同,小儿感冒以后,不但发热,还常伴随胃肠道的症状。季节不同小儿感冒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应当加以区分,采取不同的医治方法。
圆圆,3岁,近三天发热38℃左右,头晕、头痛,疲乏无力、食欲不好,有时恶心,并伴呕吐,逐日次,腹痛,大便稀溏,逐日二次。妈妈带孩子救治,医生先给孩子查大便常规,结果正常,不是肠炎引发的发热。再看看圆圆的咽部充血,诊脉滑数,舌红上面有一层又白又腻的舌苔。中医辨证属于暑热感冒,也就是“胃肠型感冒”。
在每一年的七八月份常能见到胃肠型感冒,本病既有发热、头痛、咽痛的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症状。以病毒感染占多数。暑热邪气外束肌表,所以发热、头痛、身痛。暑热挟湿,侵犯胃肠,致使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
什么是胃肠型感冒
小儿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发的,同时伴随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主要症状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屡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致使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由于小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再加上现在天气寒冷,宝宝胃肠很容易受凉。因此,很多宝宝会常常患胃肠型感冒。近阶段,该院儿科门诊接诊的大半患儿为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易混淆
胃肠型感冒患者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为主,同时常常伴随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为主,胃肠感冒的病症表现与胃肠炎类似。
其实,胃肠性感冒和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区分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之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医治
医治这类类型的感冒,如果发热不重可用藿香正气冲剂医治。病情较重时中医多以清暑解表、和中化湿的办法,一般常用药有:藿香、佩兰、苏叶、银花、连翘、半夏、白芷、黄苓、陈皮、元一散、砂仁之类的药物。西药是根据病情用抗病毒药或抗炎药如阿莫西林医治。同时对症处理发热用退热药、呕吐用维生素B6或吗丁林、腹泻用金双歧或思密达。
护理时应给孩子多吃具有清暑的食品,例如:绿豆汤、豆瓜汁、冬瓜汤等。尽可能少吃油腻甜食。并应注意夜间不能长时间用电扇、空调降湿,避免再受夜寒。如果体温过度可以洗温水澡。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根治白癜风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