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嫩嫩的鼻梁上就架起了小眼镜,为此家长们心痛不已。面对市面上花花绿绿的近视矫正机构,一些不打针、不吃药即可恢复视力方法让家长很是心动。但这些光学焦点调整、光学物理疗法、穴位艾灸、穴位按摩等方法,真的管用吗?
走访发现,这些近视矫正机构收费普遍较高,每个月下来动辄上千元,一个疗程三个月更是高达一万。除了到现场用仪器、按摩等治疗外,还需要买仪器以及药物在家使用等等。每周治疗时间至少要两三次。但很多贴在门口的成绩榜单还是会让家长心动不已,上面显示着有孩子从训前视力的0.03提高到了1.0,两个月就降低了50度等等。
专家解释到,马路边的这些机构,很多没有医学背景,甚至连个正规的眼科医生都没有,以加盟的形式存在,只要通过培训,就能上岗。这些机构的走红,大多是看准了现在小近视多,家长又急于求成的心态。但是,矫正机构的治疗效果是如何体现的呢?业内人士解释,机构为了体现出矫正前后的效果对比,往往在验测手段上做文章,调节视力表的亮度,或是矫正前测视力严苛、矫正后放水等,孩子能不能看得见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觉和表达,验测时的指点、快慢等都能影响验测的结果。主观因素太多,完全可以人为调控。
其实,这些矫正的手段,最多只能只能起到放松、调节眼睛肌肉、消除视疲劳的效果,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缓近视加深的作用,但是对近视的根本表现——眼轴变长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已经近视的孩子是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治疗”变成不近视的。市面上卖的眼部治疗仪也一样,多为训练大脑对模糊像的适应程度,短暂提高裸眼视力。
眼科医生建议,与其花大价钱去做这些矫正,父母还不如在家给孩子做一些做“不花钱”的矫正:
每天在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至少1小时,多看远处和绿色植物。
3岁以后就定期检查视力,早发现早干预。
减少近距离视物时间,不光是电子产品,需近距离看的东西都应减少。
看书超过半小时,起来眺望一下远方,做眼保健操。
减少儿童甜食摄入量,多到户外少吃糖。
近视了一定要戴眼镜,长期眯眼看东西,近视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反而加重近视增长。
家长们,眼科医生的这些点你们都“get”了吗?
大咖医编辑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