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眼视觉保健分会第三次学术会议(点击这里查看报道)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院眼科主任项道满教授就新生儿眼病筛查作了主题演讲。
作为儿童眼病筛查在国医院的眼科负责人,项主任分析了儿童眼保健的目的并指出:从防盲角度讲,新生儿眼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的两种病,主要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先天性白内障。
他同时还接受了眼视光观察的专访。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项道满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眼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儿童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视听学组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请看专访视频
▼▼▼
专访文字精华速读
▼▼▼
项道满主任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前沿经验
广州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对儿童眼保健模式方面的一些探究,特别是对严重性的致盲性眼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当初考虑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所以,我们在人大和政协进行了一些提案,也得到了广州市政府的响应,10多年前就在广州建立了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网络体系。
网络体系依靠三级妇幼网络作为基础,能够早期、无遗漏地发现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早期筛查和发现,使他们获得早期治疗,避免成为儿童盲。
项道满主任谈
对四川地区眼视光发展的寄语和希望
四川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四川省在眼视光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特别是四川大学开展了眼视光学专业,在刘陇黔教授的带领下发展得很好。
我们希望四川省的儿童眼保健工作能在刘陇黔教授的带领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四川省儿童眼病患者特别是致盲性眼病患者,能够得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甚至是消除四川省儿童盲的病人。
同时,他在会上作《国家儿童眼保健卫生新政策的新生儿眼病筛查》的分享。现整理出全文,分享给眼视光观察的读者们。
演讲完整文字版
约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
近期的热议话题是二胎时代,相应地,儿科医生也面临很大压力。
而且,随着人口政策的变化,我们儿童眼保健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发展与挑战。
年3月6日,国务院就印发了全国卫生体系的规划纲要,其中涉医院,加强儿科医疗体系建设的内容。
儿童眼保健的目的
首先,儿童眼保健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宣传教育视力评估和相关的眼病筛查,早期发现影响视力的眼病,早期纠正或及时转诊,预防儿童可控眼病的发展,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
因此,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很多儿童眼保健相关的政策:
年印发了儿童眼及视力等儿童保健相关技术的通知。
年又发布了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这项政策的卫计委儿童处处长去年应邀在全国儿童妇幼保健发展论坛上,专门做了解读。
卫计委发布的“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里面也包含了儿童眼保健的内容。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规范的技术规范内容,主要是强调早期的眼部筛查。
强调致盲性眼病的发现,包括出生克的早产儿,应该是在出生后4~6周,或是睁眼的第32周,由眼科医生进行首次的眼底全面筛查。
我国儿童眼病筛查情况
新生儿是指脐带截断后28天之内的婴儿。这个时期他的生命力比较脆弱,因此被列为特殊时期。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那时主要是对苯丙酮酸尿症的筛查,主要是预防痴呆和智力低下。
什么样的病需要进行群体筛查?
国际公认的要作为筛查疾病的条件
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要有一定的发病率;
必须是早期比较缺乏特殊的症状;
危害必须是比较严重;
必须是可以治疗的;
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并且适合大规模进行的筛查方法。
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意义在于:
可能严重的威胁视力发育甚至是威胁生命,比如说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可能短期内迅速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如果及时治疗,可能会消除这种严重的危害。
10月12~15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十七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CAPOS)、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AAPOS)联合学术大会,来自86个国家的多位儿童眼科专家参会,他们探讨了新生儿眼病筛查的问题。
在美国,没有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概念,只有视力筛查这一种提法,主要是通过眼外观的检视和红光反射检查,对新生儿的眼底筛查只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中国虽然首先提出了儿童眼病筛查的概念,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儿童眼病筛查的政策。医院、医院、医院有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政策。
我们在年提出新生儿眼病筛查;2年提出它在眼保健中应用的价值;6年提出儿童眼病筛查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
中国一些妇幼保健院和医院的医生,也结合眼病筛查的相关概念,根据我国妇幼保健体系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概念,其实对应的就是美国的新生儿视力筛查。
我们中国医生首先提出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概念,是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进行眼部检查。
但这个概念的内涵现在还不够明确,表现在:把新生儿眼病筛查跟新生儿眼底的筛查混为一谈;把新生儿普通的眼病筛查塞进了概念之中;把广域眼底筛查仪器当成主要的筛查工具。
比如,新生儿眼底出血达到21.52%,其他眼病发病率达1.47%。事实上,大多数新生儿出血是可以被吸收的,一般不会对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其他的眼底疾病要么是不严重,要么是先天性,即使发现了也没法治疗。
所以,新生儿眼底普筛的理由似乎不太充分,这些疾病都是属于告知性眼病,就是查出来后,有的没法进行干预,有的不需要干预。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单次的眼底筛查也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新生儿眼底筛查启动是不太充分。
我认为,从防盲角度讲,新生儿眼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的两种病,主要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先天性白内障。
现阶段,我国儿童盲的发病率是0.42%,老年性白内障70%,所以,儿童盲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这两种病共同特点就是严重威胁视力发育,并且短期内造成视力永久的丧失,可能导致儿童盲。
所以,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能会消除这种严重的危害。
广州经验
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我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各个地区不同的人的需求不一样。有些地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已经做得非常好,而有些地方才刚刚开始。这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年我国就制定了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指南,13年过去,还是会发现一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晚期的病人。
要避免早产儿致盲,最关键还是早期发现,并依靠双目间接检眼镜技术,尽早采取措施。这是一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机器,价格比较昂贵。
但是,既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是公共卫生问题,医院、一台仪器,这种单打独斗式的医疗行为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整个社会建立起完善的预防和应对机制,才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一,我们做了以广州市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防治规范,以三级妇幼保健体系为基础,在各个区建立网点,医院负责这个筛查项目。
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要争取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治疗,我们设计了一些环节,让每一个在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都能及时被发现和治疗。
第二,我们对医生进行培训,并且要求医生监督家长签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知情同意书”,证明工作到位。
第三,为了保证参与筛查医生的资质,我们定期进行3个层面、4个步骤的培训:
学习静态图像
学习动态视频的识别;
模拟双目间接检眼镜的基本操作;
在培训老师指导下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操作。
通过中心城市,有能力开展ROP医院带动整个城市甚至周边城市早期发现病人,减少因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所造成的儿童盲。
对第二种要筛查“先天性白内障”的病人,要做到:
要把握手术时机。那最早的手术是4~6周就开始、双眼4~8周开始,但现在眼科医生可能极少碰到这么小的病人;
要把握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
要做好术后的康复训练。特别是单眼的病人,需要及时发现手术后视轴区是否浑浊,这是不容易的。
但是,就算我们每一步都做得很好了,这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说,我们不能够早期发现,等到先天性白内障出现了眼球震颤或者是斜视等问题,即使以上4条都做得很好,但术后的视力依然会不理想。
美国的儿童筛查工作开展得很好,所以孩子的视力经常可以达到0.8以上。美国医生告诉我,他们现在负责筛查工作的,已经由眼科医生转变成了儿科医生负责。
美国儿科学会看到红光反射检查效果很好,所以家庭医生会被要求必须拥有一台可以直接检查的仪器,对所有来就诊的孩子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很多早期先天性白内障儿童患者。英国也是在孩子6周的时候进行筛查。
那么,红光反射检查能够在美国、英国有了有益尝试,我们可以借鉴过来吗?
一个问题是需求和供给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在小瞳孔状态下,由于强光刺激瞳孔可能变得更小,强光的刺激通过面向闪光点,有时医生不便查看病人的眼睛,孩子因为恐惧还可能产生抗拒,不愿意看。
所以,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但是,对致盲性眼病的早期发现与有效治疗,是防止发生儿童盲和低视力的关键,所以,儿童眼保健的筛查工作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尽快去普及这项筛查,才可能让孩子们获得更理想的视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谢谢!
?项道满教授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妇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眼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儿童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视听学组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儿童眼科学会理事长、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
担任《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年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主持广东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广东省科技援疆项目,广州市科技局重大项目。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斜视弱视、视网膜母细胞瘤、泪道疾病等常见儿童眼病的诊断治疗。
在儿童眼科工作26年,研究出“计算机辅助的婴幼儿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儿童眼病筛查技术”,能够对婴幼儿及不合作儿童进行斜视的客观定量检查和眼病筛查检查。研究了“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成像技术”,等儿童眼科专科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网络式早产儿视网膜的筛查与治疗。发展出了一整套儿童眼病治疗的独特技术。
版权声明
本文已经项道满主任审阅并授权发布
录音整理:飞飞飞;视频拍摄/制作:Van
编辑:慕歌;排版:肖盼;监制:张玲
本文文字和视频版权归眼视光观察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欢迎其他平台直接转载
投稿/合作:Lynnzhang
.白癜风的专家如何攻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