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眼镜、单光眼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一年效果。设计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北医眼视光远程视觉服务中心的近视儿童例,其中例(43.9%,/)完成一年随访。平均年龄(11.41±2.29)岁。
方法所有儿童配镜前进行视力、睫状肌麻痹后验光、裂隙灯、Lenstar眼生物参数测量及彩色眼底照相视盘旁萎缩弧分析。根据患者及监护人要求分别选择单光眼镜(singlevisionspectaclelenses,SV)、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周边离焦眼镜(peripheraldefocusspectacellenses,PD)三种不同的矫正方式。观察三组间屈光度进展、眼轴增长及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率的差异。主要指标配镜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视盘旁萎缩弧的改变。
结果完成一年随访者SV组47例、OK镜组70例、PD组24例。平均等效球镜度(-2.89±1.34)D,平均眼轴长度(24.92±0.34)mm。最后随访时,3组儿童眼轴长度均增长,其中OK镜组增长(0.13±0.16)mm,明显低于其他两组(F=48.,P0.)。SV组屈光度增长(-0.77±0.79)D,PD组屈光度增长(-0.94±0.47)D(t=1.,P=0.)。SV组、PD组、OK镜组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率分别为66.7%、38.6%和15.0%(χ2=28.,P0.)。
结论随访一年的结果表明,与单光眼镜、周边离焦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控制屈光度进展、眼轴增长、视盘旁萎缩弧扩大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近视控制;角膜塑形镜;单光眼镜;周边离焦眼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近视眼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儿童近视屈光度进展、眼轴增长、视盘旁萎缩弧面积扩大也在加速,从而导致高度近视及相关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病变等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因此,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十分重要。
控制近视的手段包括:
药物:如阿托品等;
框架眼镜:如控制周边离焦眼镜、渐近多焦点镜等;
接触镜:如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多焦点软镜等;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
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的可操作性,限制了其在儿童中的大范围推广。
光学矫正是临床最常用的近视控制手段,之前研究对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单光眼镜(singlevisionspectaclelenses,SV)、渐近多焦点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主要指标集中在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对眼底变化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二甲基甲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