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亟待提升
作者:何明光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53(01):3-6.
DOI:10./cma.j.issn.-..01.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领域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通过对已发表的针对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法,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华眼科杂志,,53:3-6)
正文
儿童常见的眼部健康问题包括屈光不正和弱视。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眼、远视眼及散光和屈光参差状态,是引起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1];而弱视是指无器质性病变且无法矫正的视力损伤,多起病于视觉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学龄前儿童。我国是全球屈光不正患病率最高、弱视患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开展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相关临床研究是我国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学者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已有多项关于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但总体而言,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是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在未来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目标。
一、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屈光不正研究因研究质量较高,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包括儿童屈光不正研究(refractiveerrorstudyinchildren,RESC)和安阳儿童眼病研究(Anyangchildhoodeyestudy,ACES)。RESC采用了全球统一的标准研究方案和检查方法,在人群中进行整群抽样,在全球7个地区调查5~15岁儿童的屈光状态,建立了全球性儿童屈光状态数据库[2,3]。ACES采用基于学校的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方法,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儿童近视眼及其他眼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4]。这两大研究明确了我国儿童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以及近视眼高患病率的现况。有关儿童屈光不正的研究在全国其他地区均有开展,包括黑龙江农村地区[5]、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农村地区[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7]、山东地区[8]、江苏省徐州地区[9]、重庆市永川区[10]、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11]等,但规模各异,研究结果发表较为零散。我国大陆地区近视眼防治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空白,如关于阿托品眼液预防近视眼的临床研究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只见于少数报道[12,13];角膜塑型镜研究[14,15]、渐进镜研究[16,17]及祖国传统医学近视眼研究[18,19,20]等,开展的数量不多,规模也较为局限。在近视眼预防方面,我国已有较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户外活动时间对降低近视眼患病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得到了广泛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