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疾病危害

头条2014AAO3例小儿神经眼科

在AAO小儿眼科学专场,美国阿肯色州大学眼科学教授PaulHPhillips和哈医院GenaHeidary博士等介绍了3例小儿神经眼科学疑难病例,并作了详细的病例分析,对临床诊断思路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病例1:急性眼睑下垂(交替出现),不能抬起

一名3岁女孩左眼睑下垂,在9月龄时就被带到眼科医师处就诊,因其出现左右眼交替的睑下垂。曾接受遮盖和戴镜治疗,但睑下垂仍继续出现,随后在2岁时接受了斜视手术,睑下垂症状仍无改善。

在眼科检查时,视力为OD20/20、OS20/40,其立体视无法测量。瞳孔圆形,两侧对称,视近及对光的反应正常。外观检查发现左眼睑下垂,OD睑裂12mm,OS6mm。在第一眼位时,有严重的外斜视和下斜视。其左眼球上转、内收及下转功能严重受限,其余眼球运动功能正常。裂隙灯和眼底检查正常。

病程和转归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儿的左眼睑下垂是由其试图向上看时眼睑抽搐所导致。当检查者向上提拉她的左眼上眼睑时,其右眼会出现睑下垂。在光线暗的屋子休息10min后,睑下垂症状改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升高。患儿开始口服溴化吡啶斯的明,之后睑下垂症状轻度改善,但是外斜视度数依然很高,仍有残余睑下垂,因此随后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同时接受硫唑嘌呤行免疫抑制治疗。胸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未显示胸腺异常。联合应用遮盖治疗之后,患儿的弱视症状得到恰当治疗。

最终诊断

患儿最终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诊断要点

①儿童睑下垂的潜在病因可通过询问病史及详细检查查找。

②基于症状及先前影像学检查,一般可诊断。先天性睑下垂还可见于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先天性霍纳综合征、先天性和(或)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③~④(此处内容略,具体请见全文)

⑤儿童睑下垂由神经方面的疾病导致时,通常会伴有瞳孔异常,一般是由第3脑神经麻痹或霍纳综合征引起。如果睑下垂侧的瞳孔增大,则应怀疑第3脑神经麻痹。如果睑下垂侧瞳孔较小,则考虑霍纳综合征的诊断。

病例2:看见两个妈妈,共同性斜视30PD

一名既往健康的2岁女孩,因右眼突然出现内斜视而被其家长带至眼科门诊就诊。其家长注意到在1周前,该女孩右眼出现间歇性内斜视,随后出现持续内斜视,在这种情况下,患儿会揉眼并遮盖眼部。既往无病毒感染性疾病、创伤、斜视或睑下垂病史,也无近期疫苗接种史和斜视家族史。患儿无头痛、恶心及共济失调。

视力检查结果示双眼均为20/。睫状肌麻痹性屈光度:球镜(S)+2.5。眼球运动未受限。在视远、视近、向右及向左凝视时,共同斜视30PD。眼外观检查正常,无睑下垂,前节检查正常,扩瞳眼底检查结果正常,无视神经水肿迹象。

病程和转归

依据患儿存在睫状肌麻痹性屈光,拟诊为急性起病的调节性内斜视。随访8周时,内斜视未完全缓解,转为周期性内斜视,视远、视近、向右及向左凝视时,斜视度数14PD。与左眼相比,右眼视力轻微下降,其余检查未出现明显变化。开始对左眼行遮盖治疗。

1个月后,患者家长打电话诉患儿出现步态异常,向左脚偏斜,平衡失调,还出现行走困难。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共济失调,但为非局灶性(nonfocal)。随后行紧急影像学检查。脑部MRI及增强成像均正常。在未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患儿步态改善。

随访期间患儿内斜视继续加重,最后对其行双侧内直肌切除术,随后症状消失。

最终诊断

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未发现颅内存在相关证据。

诊断要点

①~③(此处内容略,具体请见全文)

病例3:急性视力丧失,右眼出现悬浮物

一名18岁女孩之前健康状态良好,医院就诊前3周时,她患流行性感冒,并同时伴有发热和肌痛,在随后的2周,这些症状缓解。然而,在就诊前1周时,右眼(OD)出现悬浮物,视力下降,但无眼痛。既往史无特殊,目前未服用药物。

在就诊当天,其视力检查结果如下:OD20/,左眼(OS)20/20。眼外观、裂隙灯检查及眼球运动未见异常。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但OD存在传入性瞳孔反应缺陷。扩瞳眼底检查显示,OD玻璃体中有细胞(vitreouscell)、视盘水肿及黄斑星状渗出。

诊断过程

定义

临床特征

病因

试验性治疗

(此处内容略,具体请见全文)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jbwh/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