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疾病危害

小儿眼科科普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梦想,探险家?飞行员?运动健将?可是没有良好的视力保障,一切都可能失之交臂。随着婴幼儿接触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频繁,眼科疾病的出现越来越低龄化。小儿眼科疾病已经成为了很多父母的最大困扰。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小儿眼科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两种小儿眼科疾病,小儿弱视和小儿斜视。

小儿弱视篇

1.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或形觉剥夺导致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

2.弱视的分类有哪些?

(1)斜视性:内斜最多。

(2)屈光不正性:远视最多,也有近视者或各种散光。

(3)屈光参差性:以远视为多,亦有个别单眼较大近视者。

(4)形觉剥夺性: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也有角膜病可引起,先天性上睑下垂等。

3.弱视的程度有哪几种?

弱视的程度按矫正视力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未0.6—0.8。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未0.2—0.5。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4.弱视有什么危害?

弱视是视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影响将来的就业和工作,使他们不能从事有前途的行业,而且对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还可导致视力终生低下、斜视、单眼抑制,而不能形成立体视觉,戴任何眼镜都不能矫正视力。

5.如何判断孩子患了弱视?

婴儿不同于成人,不会问答说话,要了解其视力是否已产生了弱视非常困难.有关专家曾对婴儿视力进行专题研究,证明3岁以前是人眼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出现眼病,并且未及时治疗,视力就会下降,弱视也就不可避免.又由于弱视的孩子一般无特殊症状,所以做父母的,我们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如:

(1)有无斜视。

(2)看书看电视时,是否歪头、偏脸。

(3)看东西是否很近。

(4)在阳光下是否一眼眯缝怕光。

以往人们通过让婴儿看活动的画面和小灯泡,来观察其眼睛是否有反应。最简便而且准确的方法则是P1法,就是通过婴儿对看带花边儿的亮点和无色亮点的反映来确定其视力的好坏。这一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在一间光线昏暗的房间里,让母亲怀抱中的婴儿看50厘米以外的两个圆型投影图,图的画面是一个呈黑花边和一个无图案的圆窗,由3厘米的直经变换到0.2毫米的幅度大小.家长透过两窗中的嘹望口,观察孩子眼睛的反映情况。如果孩子在看花边儿圆窗时眨动眼睛,就证明视力正常。平时也要留心对婴儿进行视力观察,如出现“眼光异样”或单眼视力吃力时,可能是弱视,医院眼科检查。

6.孩子患了弱视如何治疗?

(1)佩戴准确合适的眼镜。

(2)遮盖疗法。

(3)弱视综合治疗仪训练治疗包括:

海丁格光刷疗法(光刷)

红色滤光片疗法(红闪)

视觉生理刺激疗法(光栅)

后像增视疗法(后像)

(4)家庭精细目力作业(如穿珠、插板)。

(5)药物治疗(适合重度、适龄偏大的弱视患儿)。

(6)大型医用电脑弱视治疗仪。

7.治疗弱视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弱视的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较漫长的过程。在较长的治疗过程中,父母既要定期陪孩子去治疗,又要配合医生为孩子做很多很多的辅助练习,而且要陪孩子一起做。

(2)切勿认为若是不是病或者是小病,甚至抱着孩子长大了能够好的幻想,以免因治疗不及时或耽误治疗,而导致抱恨终身。

(3)治疗时机。治疗儿童弱视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坚持治疗,只有这样,弱视顽疾才能得以治愈。如果超过6岁,且儿童视觉发育完全,不仅诊治难度提高,还有可能会丧失立体视觉。

(4)视力不好,别把弱视当近视。弱视的危害程度要大大高于近视,但在症状上,人们由于缺乏了解,很难判断。很多弱视患者一直认为自己只是近视,在医院进行配镜治疗的时候听医师建议做眼科检查后才知道自己是弱视,但已经错过最佳治疗矫正时机了。

8.生活中家长都该注意什么问题?

(1)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注意引导孩子多吃些粗粮(如玉米面、小米等),以增加维生素的供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

(2)专家介绍,白炽灯对学生视力比日光灯有明显好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白炽灯对色觉障碍小。为此建议弱视儿童的家庭照明应为白炽灯。另外,荧光灯发出的光是荧光、冷光,有灰暗感觉。比较而言,白炽灯的光谱有最易使锥体细胞兴奋的红光,比荧光灯丰富。另外,荧光灯下白底黑字的书本缺乏立体感,这对于弱视儿童也有害的。

小儿斜视篇

1.什么是小儿斜视?

斜视,俗称“斜眼”、“斗鸡眼”、“对眼”等。顾名思义,就是眼位置的不正。用医学术语描述则是:眼的视轴发生偏斜,并且不能为双眼融合机能克服。

2.引起小儿斜视的原因?

(3)先天性因素。

(4)脑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和眼的调节融合等功能异常所致。

(5)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大多数斜视病人没有明确的家族病史。

3.斜视有什么危害?

(1)外观异常影响心理健康。斜视严重影响美观,斜视患者常被人起外号,难免给患者心理健康蒙上阴影,从而造成其孤僻、自卑及反常的心理,据调查,大多数斜视患者容易自卑,并且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2)视觉功能受到损害。斜视患者大部分都易形成斜视性的弱视,导致斜视患者斜眼的视力都比较差。即使斜视患者的视力正常,但看东西时,由于一眼偏斜,仅仅能用一眼注视目标,视野远不如正常人开阔,更重要的是斜视患者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使斜视患者在从事许多专业会受到限制,例如:驾驶、绘图、精细工作等。

(3)影响全身骨骼发育畸形。一些麻痹性斜视的患者,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偏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医学上称"代偿头位"。因此,如不及早矫治斜视,长期的"代偿头位"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的畸形,例如:脊柱的侧弯等。

4.如何判断孩子患了斜视?

判断孩子是否是斜视,不可只从眼睛的外观下结论。要辨别孩子是否斜视,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家长用右手持一只手电筒,距离鼻梁约40厘米远,让光水平照在孩子两眼正中央的鼻梁处,并嘱咐孩子自然向前方看灯,此时,孩子双眼瞳孔正中央会出现一个反光点。家长用左手迅速交替遮盖孩子左右眼,保证每次遮挡时孩子只有一只眼能够看到灯。在此过程中,家长需仔细观察孩子双眼瞳孔区的反光点是否有移动。如果发现反光点移动的幅度较大,最好及时带孩子来小儿眼科进行排查。

另外,如果孩子在户外强光下经常眯一眼,或常常采用歪头、侧脸、抬高下巴等特殊头位来视物,家长需用相机拍下这些场景收集好资料,并及时带孩子来眼科检查。有斜视家族史的家长也要多多   不同年龄组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3~5岁为0.5,6岁以上为0.7。

弱视的诊断程序与治疗程序:   一、视力检查,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   二、常规散瞳验光,矫正视力(用阿托品散瞳)   三、确诊为弱视,可以是双眼或单眼   四、配戴合适的眼镜   五、选择治疗方法

弱视的治疗方法:一、常规遮盖疗法:分为(完全遮盖、半遮盖)   常规遮盖疗法:根据双眼视力的不同,遮盖健眼或高视力眼。   反转遮盖指弱视眼为旁中心注视,为改变注视性质,先遮盖弱视眼。待其转为中心注视时,改为常规遮盖,但在临床中很少应用。   遮盖疗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开始即遮盖健眼,完全遮盖,不必采用1:6,3:3等方法,因为真正的遮盖性弱视几乎很少发生,一旦出现,解除遮盖即可,遮盖需要患儿配合、毅力及家长、老师的监督。2、双眼视力平行后,改为半遮盖,即将健眼改为用玻璃纸遮盖,让其视力低于弱视眼,以巩固疗效,以后逐渐完全解除遮盖。3、可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如红色玻璃片、后象疗法、CAM刺激及激光等新方法,即遮盖加精细作业练习,治疗中可适当对健眼散瞳。4、强调遮盖必须严格,越彻底的严格遮盖,治疗效果越好。

二、压抑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此方法较古老,由欧洲学者最早提出,有远压抑、近压抑等方法,但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最适合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过程,在经过完全遮盖后,弱视眼视力进步,达一定程度后,为巩固疗效,并解除遮盖之苦,可用压抑疗法。   压抑疗法的案例:   某病例:男,4岁,视力右0.1,左1.0,右屈光状态+6D球,左正视,无眼位偏斜。   配镜:右+3.DS=0.1   左平光   戴镜后,完全遮盖左眼,右眼做弱视系列训练,半年后,右视力0.4,继续遮盖,一年后,右视力0.8,改为配压抑眼镜,压抑健眼。   眼镜处方:右+3.DS=0.8          左+3.DS=0.2   两个月后:右+3.DS=0.8          左+3.DS=1.0   改眼镜处方:右+3.0DS=0.8            左+3.5DS=0.7   继续戴镜半年,重验光:            眼镜处方右+2.5DS=0.8            左过矫配镜+2.5DS=0.8   以后若干年内,右眼远视度逐渐减少,到患者16岁时:            右裸眼视力0.6,矫正1.0×1.5D            左裸眼视力1.0,加+1.D=0.8   病人20岁复诊,右裸眼视力0.8,左裸眼视力1.0,完全摘掉眼镜。

  压抑疗法的优点:   在遮盖基础上,弱视眼进步,达一定程度时使用,可解除遮盖,有利于患儿及家长身心上的接受,外观亦无痛苦,效果可靠,绝无遮盖性弱视发生。   缺点:需频繁更换眼镜,有时刚配镜子可压抑,但几个月后,即有压不住的趋势,优势眼眼镜可能需更换更大度数镜片,花费大。   另外,也应注意由于配戴较大远视眼镜,有调节麻痹的可能,产生外斜视,因此,强调治疗中经常性定期复诊的必要性,一旦发生,及时处置。

弱视的其它治疗方法:CAM疗法:光栅治疗   后象疗法   红色滤光片刺激疗法   激光疗法,实际上是红色滤光片的衍生疗法。   这些方法,一般是在配戴合适的眼镜基础上,经过遮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辅助疗法。   如果没有条件应用这些方法,可在家庭中应用精细作业的方法加以治疗,如:写字、绘图画、穿珠子、穿针引线。   切记,弱视的产生是失用造成,想方设法让弱视眼加强使用,就是治疗。

儿童弱视及其配镜子的原则:   远视眼镜的选择   对远视眼,在阿托品散瞳后,常规进行检影、电脑验光和试镜进行视力矫正,检影一般为0.5米距离。   举例:一内斜视患儿,散瞳后半米检影的结果是:右+6D,左+7D,中和影动,电脑验光可能是右+6D,左+7D。   应给予的眼镜处方是:右+3D,左+4D。此为全娇眼镜,即减去半米检影和1D的调节(10岁应有1D的调节)   右+6D-2D-1D=3D   左+7D-2D-1D=4D   此为通常情况下的常规处方,特别是不伴有内斜视时的远视,应给予全矫。   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伴有内斜视的儿童远视,开始多采用过矫的方法给予处方配镜,仍以上为例:   半米检影的结果是右+6D,左+7D,   眼镜处方为右+4D,左+5D   此处方只减去了半米检影的+2D中和镜片,而保留了应有的+1D的调节,即为过矫眼镜。   在配镜后,一般先常规配戴2个月,待其完全放松自身调节后复查,根据双眼戴镜后的矫正视力,进行遮盖治疗。   一般来说,双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以上时,即应该遮盖优势眼。

远视眼镜配戴过程中常见的现象:1、刚配戴眼镜时,其矫正视力可能不如不戴镜子视力好。2、刚配戴时,其矫正视力与不戴眼镜一样。   这两点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充分放松调节造成的,在戴镜过程中,随着自身调节的消失,视力会逐渐增加。   眼科医生应学会利用检影的方法进行验光,电脑验光做为参考配镜。   眼科医生应熟知屈光、眼镜、视力矫正的基本知识。

伴有远视、内斜视的儿童在戴镜子遮盖治疗中常见问题:1、戴镜子后,眼位得到纠正,但摘镜子后,反比没戴镜子前斜视加重。    这是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必须说服家长坚持戴下去。2、戴镜子后视力不平行,但眼位正,遮盖优势眼后,斜视加重。    这也是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由于遮盖一只眼,造成斜视加重,但在视力平行,解除遮盖后,眼位会自然变正。

远视眼内斜视的随诊时间:   在经过第一次散瞳验光,并配戴了眼镜后,应在两个月进行复查,发现弱视,进行遮盖等治疗。   以后应在遮盖治疗过程中,每三个月至少复查一次。   在一年时,必须重新进行散瞳验光,根据情况,重新配戴眼镜。   可能有两种情况:1、远视程度减少:应重新处方。2、远视程度无变化:可戴原镜,但如镜片磨损严重,应重新配一副眼镜。   中高度以上远视,戴镜时间可能较长,约10年不等,应告知家长心中有数。

哪些因素会影响弱视的治疗

到目前为止,弱视没有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法,弱视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繁杂的过程,贵在坚持...

到目前为止,弱视没有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法,弱视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繁杂的过程,贵在坚持。医院专家表示,有些孩子的弱视治疗效果好,有些却基本没效果。那么影响弱视治疗的因素有哪些呢?怎么才能提高弱视的治疗效果呢?

1、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弱视治疗药抓住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时间不能超过12岁,最好是5岁以前;

2、弱视的程度和注视性质对疗效有影响。一般来说,弱视程度轻,并且是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患儿治疗的疗程短而且疗效好,而弱视程度重,并且是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患儿,疗程长、疗效差;

3、弱视的类型和治疗效果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其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效果最差;

4、患儿和家长对弱势的了解和







































贵阳儿童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jbwh/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