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疾病危害

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刘斐用科普让

文/姚梓婷图/受访者供编者按:在手术室里,他们是与死神赛跑、拼尽全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病房里,他们是向病人嘘寒问暖的贴心大哥哥大姐姐,也是为年轻学生言传身教、指点迷津的导师;在一条条短视频里,他们又化身成能说会道的视频主播,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话语,为大众传递健康讯息……医生往往是“多面手”,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多个角色,他们用青春践行医者风范,用大爱彰显人文关怀。今年,羊城晚报联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举办东莞市首届健康科普大赛,优秀作品强势集结,有“言值”的科普达人火力全开。近日,这些医护人员接受了羊城晚报的采访,他们用朴实的话语传递初心使命,与读者分享科普故事,也从侧面彰显了东莞医务人员的精神风貌。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刘斐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他见过太多双眼睛,也看过太多眼睛里曾蕴有的希望,也因此意识到,对于这片土地上近两千万的视障人群来说,光明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谈及医生讲科普的意义,刘斐举了一个例子。三年前,一同学带他患有白内障的母亲找刘斐就诊,他建议尽早手术,同学因“白内障熟了再手术”的错误观念误导而拒绝,后来其母亲因眼疾不慎跌倒导致全身并发症而不幸病逝。据悉,约2%的白内障患者在诊断白内障后90天内至少发生一次跌倒,不及时治疗的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的高危因素。这件事对于刘斐的触动极大,在他看来,我国白内障手术率偏低,眼科医生人数少,眼科技术发展与民众认知水平失衡,国民认知差距大,科普任务相对较重。而门诊常遇到“孩子近视戴眼镜之后会越戴越深、老人得白内障滴眼药水就能好”的这类错误认知,也耗费了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此,若患者在就诊时具备一定的眼科知识,便可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大大提高诊疗效率。因此,刘斐在公益活动、科普宣传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在讲座上与广大线上医生作了精彩分享。同时,医院的科普专栏《有医说E》介绍眼疾病预防、常见眼病护理和治疗原理等,让受众自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jbwh/15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