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除了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目前发现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其中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1种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种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后2种症状较重。
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是造成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第7种感染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
二、人冠状病毒的抵抗力
人冠状病毒中在室温24℃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
该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常用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不耐酸不耐碱,最适宜PH值为7.2。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轻症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可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表现。据已公布的病例情况初步估算,重症比例约为17%,病死率约为5%。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为蝙蝠,蛇等野生动物体内病毒。
(二)传播途径
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现在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三)易感人群
通常而言,人群对新型病毒普遍易感。现有资料显示,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危重症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四)传染期
推断一般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14天均具有传染性,当重症病例出现明显咳嗽、咳痰时,排毒严重,传染性增强。
(五)潜伏期
发病前1-14天。
共同战疫
年2月4日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
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粪便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
保持室内空气流畅。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流集中的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3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屈肘遮掩口鼻,防治飞沫传播。不要打完喷嚏后揉眼睛或接触粘膜部位。
4
良好的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防护用品(口罩)的选择
大众人员外出佩戴口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如需工作需要进入感染科病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浅色面朝内,深色面朝外,金属条要压紧鼻梁,整个口罩要拉开包好口、鼻、下颌。佩戴前应洗手,或者佩戴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线下急症
2月2日-2月17日期间
急诊,正常接诊(含视光、小儿眼科)
期间预约的手术正常进行
线上咨询
若对自己的病情有任何的疑惑
有相关的内容需要咨询
请识别以下图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