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四个月的超长假期,神兽们终于要归笼了,然而家长们操心的命还在继续,“老师,我家孩子有点近视,能帮忙把座位调到前排吗?”
70后,80后对这样的场景肯定不陌生,以前坐前排,一定是这两种情况,要么学习拔尖,要么家里是关系户,坐前排的学生自然也就被贴上了标签。
但随着民众眼保健意识近视防控知识的加深,稍有研究的家长就会发现,以前广大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前排座位,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
这背后的原因是怎样?以前的家长错在哪里?下面就来科普一下。
通常情况,教室前排座位,特别是一二排,距离黑板往往不到4米,长期这个距离看黑板,孩子眼部肌肉高度收缩,不易放松,就会导致看远不清楚的情况。
这个情况会引发三种结果:
1、视力正常的孩子,因为长期坐在教室前排,出现假性近视;
2、假性近视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成真性近视;
3、轻度近视的孩子,往往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在视光门诊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看黑板距离近,原本视力已经下降的孩子,并不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自己其实已经近视了,等到来检查时,不少孩子近视度数已经比较高了。
理想的看黑板距离应该是多少?这个要区分孩子近视属于哪种情形。?假性近视:最佳位置是距离黑板5~6米的位置,差不多常规的第三到四排。这个距离之所以最佳,是因为看黑板时,眼睛的调节肌比较放松,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从而恢复到正常视力。?真性近视:真性近视不可逆!变长的眼轴无法再回到正常长度(约24mm左右)。比起在乎位置前后,家长们首要做的,其实是给孩子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记得一定要去专业眼科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检查得出最适合的孩子近视度数,避免过矫或欠矫。学校应该怎么做?先贤孔子说过,“有教无类”,意思是教师只要教书育人,不应该在乎人的类别。所以在安排座位这件事情上,也应该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实际上,不只是一直坐前排对孩子视力不好,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也有弊端,就像前面说的,这同样会让假性近视的孩子变成真性近视,或使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最好是每周全班调换1~2次座位,换组或者前后调换。当然了,想让孩子学习视力两不误,除了座位,包括合理用眼、注意室内光线、20-20-20法则等等,同样都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