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儿眼科 > 疾病危害

【精讲】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

【精讲】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

急性中毒性脑病

急件中毒性脑病(acutetonicencephalopathy)是婴幼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在严重感染、药物或食物中毒的进程中突然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无或有轻微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一般无其他异常改变。

在小儿时期,很多感染性疾病严重时都可以出现中毒性脑病,其中重症肺炎、败血症、白喉、百日咳、伤寒、霍乱、肾盂肾炎、流感、爆发型肝炎、疟疾等可伴随显著脑病症状。另外,一些药物或毒物如铅、砷、一氧化碳、汞、锰、苯及乙醇等也可以引发类似的表现。

中毒性脑病的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体对感染及其毒素的一种免疫反应,而不是由于病原体的直接侵入。另外,尚与炎性介质的作用、缺氧、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1感染中毒

病原体感染所产生的毒索可直接损伤脑细胞,产生急性弥漫性脑水肿,水肿反过来又压迫血管,且毒索还可以使脑血管痉挛引发脑缺血、缺氧。在脑缺氧初期,糖酵解增加,产生大量乳酸;至中期,脑糖原与葡萄糖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至晚期能量供应衰竭,脑细胞功能则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但在一样的重症感染时,仅少数患者出现中毒性脑病,大多数患者不出现,这可能与人体对感染中毒的超敏反应有关

2炎性介质的作用

在感染时,病原体及其毒索可激活体内的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一些炎性介质,如儿茶酚胺类、氧自由基、肿瘤坏死因子、脑肽素,引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代谢障碍,致使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3缺氧

大脑是机体耗氧量最多的器官,大脑皮层对缺氧尤其敏感。因此在肺炎,尤其是患毛细支气管肺炎时,虽然感染中毒症状不十分明显,但可引发中毒性脑病。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氧。严重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脑细胞内及脑间质水肿,当氧分压低于6.3kPa(50mmHg)时,脑血管扩大,脑血流增加,可致使颅内压增高,必定引发脑功能障碍。

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严重感染时,由于进食减少及发热等引发组织分解代谢增强,加

之缺氧等缘由,造成酸中毒。酸中毒可抑制大脑皮层,兴奋皮质下中枢,引发脑功能障碍。同时酸中毒可引发脑血管扩大,脑血流量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

严重感染经常需静脉用药和补液,由于处理不当,大量补充无张力的糖水,可引发低钠血症,致使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增高,引发或加重脑功能异常。

脑实质有充血、水肿。神经细胞显示浑浊肿胀,染色体溶解,空泡构成,乃至分解和坏死。在有些病例中可见脑小血管的损伤和血管充血。水肿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致使内腔闭塞,并可由于循环障碍而引发脑组织的点状出血和小灶软化。

多见于岁,尤其是l-3岁的小儿。有原病发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特定的感染征象。大脑伤害症状多在病发的早期或极期出现,偶尔有在恢复期病发者。表现为在原病发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延续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谵妄或嗜睡之意识

障碍,随之出现反复惊厥或抽搐,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肢内旋、下肢强血性伸直或去大脑强直状。

抽搐可以一侧为著,也可以呈全身或局限性,以后发展为昏睡、昏迷。婴儿期患者可见前囟紧张、隆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及小静脉淤血,视膜及神经乳头水

肿,生理凹陷不明显。患儿常有全身肌张力增强,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偶见脑神经麻痹,如面瘫或肢体麻痹如单瘫、偏瘫或四肢瘫,少数患儿也可见脑膜刺激征,但不突出。极少数患儿出现小脑症状,如运动失调、眼球或肢体震颤、头晕及呕吐等,可有尿失禁或尿潴留。严重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脑脊液透明,压力明显增高,常规检查多数正常,少数患儿可见蛋白或白细胞轻度增加。

死亡多发生在脑病症状出现天内,存活者上述症状逐步恢复,少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智力低下、失明、失语、耳聋或癫痫、肢体强直或不同程度的瘫痪。

在这类病例中.气脑造影可显示脑萎缩、脑沟增宽与脑室扩大。本病的CT表现多样,多数表现为脑室、脑沟、脑池变窄乃至消失,白质与灰质境地模糊不清,严重者基底节出现“反转征”。

根据在急性感染病程中,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惊厥及意识障碍(昏睡、昏迷)等症状,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而无其他变化者便可诊断为中毒性脑病。

(1)诊断标准

主要指征:

①呼吸不规律;②高血压,收缩压(年龄×2+)mmHg;③瞳孔改变(缩小、扩大或不等大);③视神经盘水肿;⑤前囟压力高或隆起。

次要指征:①惊厥;②昏迷;③头痛;④呕吐;⑤静脉注射甘露醇0.g/kg后,4h内症状明显好转。

凡有主要指征l项与次要指征2项便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标准为:①CT或MRI有脑水肿病变;②ICP高于正常标准,婴儿0.72kPa,幼儿0.98kPa,儿童1.96kPa。

(2)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1高热惊厥

本病常由呼吸道感染引发。惊厥常在发热初起的24小时内出现,体温多在39℃以上,一般只发作次,发作时两侧对称,发作后无意识障碍,既往常有类似发作史,借此鉴别之。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这类疾病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惊厥、意识障碍,与中毒性脑病类似。但这类疾病患者脑脊液检查均有明显异常,培养可找到致病菌,易于鉴别。

3瑞氏综合征

此病常在感染后出现,其神经系统症状与急性中毒性脑病类似,但瑞氏综合征的先驱感染常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症状轻,而急性中毒性脑病常在严重感染时出现。两病主要区分在于前者呕吐症状突出,多有肝脏肿大,质地坚韧,肝功能明显异常及血氨升高等改变。

4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脑病症和脑脊液改变类似本病,也可有发热和原发感染灶。但额顶头皮静脉怒张,视乳头水肿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则非本病所有。

积极医治原病发,去除病因。对脑病的医治措施以下。

l一般疗法

(l)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给氧,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用人工呼吸机。

(2)限制水盐摄取数量,以避免液体过量,加重脑水肿。

(3)加强护理,应抬高头部约15~30°,改良静脉回流。抽搐时避免咬伤舌头,将压舌板用纱布缠包后放入牙关之间。昏迷者应注意改良口腔及皮肤护理。

2退热

高热时应给予降温,首选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或温水擦浴。药物降温,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无效时可实施人工冬眠,给予复方氯阿嗪(氯阿嗪、异丙嗪各每次0.5~1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用苯巴比妥钠辅助平静,也可用冷盐水灌肠、冰帽等低温疗法。要求于h内使肛温降至℃,并延续保持24h左右。下降机体温度尤其是脑温,可下降脑代谢及脑的耗氧量,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

3平静解痉

头痛、烦躁不安时可给予鲁米那每次mg/kg肌内注射,惊厥时首选安定,每次,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或鲁米那mg/kg肌内注射。必要时h可重复使用。亦可用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mg/kg肌内注射或溶于注射用水10mL中,以每分钟1mL的速度静脉注射。10%水合氯醛每次mg/kg,必要时可增至80mg/kg口服或保存灌肠有较好的平静解痉效果。在运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应密切视察呼吸情况。如呕吐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止吐剂如多潘立酮或复方氯丙嗪。

4降颅压及消除脑水肿

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水肿时应首先给予脱水剂及利尿剂,是医治中毒性脑病的重要措施。

(1)高渗利尿剂

①甘露醇:甘露醇具有减轻脑水肿、下降脑水含量的作用,萁起效快,作用强,在静脉注射后10min起效,30min作用到达高峰,是下降颅内压的首选制剂。实验研究显示,神经

胶质细胞大小与甘露醇浓度密切相干。甘露醇通常在处理颅高压危象或脑疝时首先使用。20%溶液每次用量g/kg,紧急情况下可用g/kg。目前国外趋向于用小剂量每次0.2g/kg,间隔小时用一次,认为可以到达一样效果,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于min注入)。静脉注射后min便可起作用,h降压作用达高峰,保持h。有人认为,每克甘露醇约可带出l00mL水,颅内压下降率为-50%~-60%,但副作用少,是最广泛运用的脱水剂。根据需要,每

日可重复运用4次左右。

②山梨醇:降压作用同甘露醇,但效果较差,不应首选,25%山梨醇液,用量为每次l-2g/kg静脉滴注,h可重复注射。

③50%葡萄糖注射液,mL静脉滴注,间隔h可重复用,因很快被代谢掉,疗效不可靠且容易出现“反跳现象”,只作为上述脱水剂的配合使用,有糖尿病患者忌用。

④50%甘油盐水:口服剂量为每次ml/kg,每h-次,服后

minq起作用,可维持h。可长时间连服,无反跳现象。但有人出现恶心、呕吐及上腹部不适,不影响继续用药。近年来国外有人用10%甘油每次5ml/kg,一小时内静脉滴注结束,逐日次医治新生儿脑水肿效果好。

⑤二甲亚砜等:二甲亚砜降压迅速但作用保持短暂,必要时选用。

(2)强效快速利尿剂

①速尿:能直接抑制Na+、K+进入细胞内,从而能减轻神经细胞肿胀,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剂量为每次0.5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h-次。

②利尿酸钠:用量为每次0.5-l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③醋氮酰胺:可抑制脉络丛碳酸酐酶作用,使脑脊液分泌减少,还有利尿作用,用量为每次0..5g,每天l-2次口服。

④泻剂:通过肠道排出大量水份而到达脱水目的。可用50%硫酸镁口服或25%硫酸镁保存灌肠。

(3)激素的运用

激素具有降颅压作用,可治疗各种类型脑水肿,尤以血管源性脑水肿效果好,用后无反跳现象,但需注意补钾。经常使用有地塞米松,剂最为每次/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逐日3次,天后减量,1个疗程为d。也可用氢化可的松每次mg/kg,分次静脉滴注。

5其他:如20%白蛋白静脉注射,或用高压氧也可减轻脑水肿,改良脑供氧及脑细胞功能。另外,近年来有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报导,运用高渗性氯化钠液医治脑水肿,但医治对象大多为外伤性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缓脑血管痉挛和却血有关。(本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vouop.com/jbwh/1017.html